“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安源區全力打造的全國首個海綿小鎮的會客廳,未來這里將建成匯聚海綿展示中心、論壇中心、培訓中心等大型綜合體的海綿科創中心,以十里花溪景觀帶拉動人群集聚和社會聚焦,以海綿會客廳承載人口和資本,以民俗風貌區吸納游客消費,從而帶動廣大村民發家致富……”近日,在萍鄉市安源區海綿廣場上,五陂鎮黨委書記梁志田頂著火辣的太陽,邊走邊向來自湖南長沙的20多名鄉鎮干部詳細介紹海綿小鎮建設的成效及藍圖。據了解,隨著海綿小鎮建設進度加快,魅力日增,到目前已有省內外20多個鄉鎮的36批次人員組團到此學習取經。
五陂鎮先后榮獲國家級生態鄉鎮等稱號,境內山環水繞,景色秀麗,森林覆蓋率達75%以上,山地運動等健康休閑產業已初具規模,三灣生態休閑旅游度假區等項目已投入運營或正在建設。近年來,安源區充分結合五陂鎮優勢資源,以萍鄉海綿城市試點建設為契機,本著讓海綿城市的紅利恩澤城市居民的同時,一樣惠及鄉村群眾的理念,把特色小鎮作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中之重來抓,按照“半年見雛形,一年見成效,兩年基本建成”的總體要求,規劃建設了海綿小鎮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總占地面積5.35平方公里。以打造“七個一”為目標全方位注入海綿元素:即一個海綿產業總部基地;一個海綿產業創新創業福地;一個海綿城市咨詢部;一個海綿產業信息平臺和互聯網銷售平臺;一個海綿技術、產品展示館;一個全國海綿城市建設培訓基地;一個全國海綿產業永久性論壇。在空間布局上,以“一帶一核四片區”的發展構架,建設產城融合的典范。“一帶”即“十里花溪”濱河海綿景觀示范帶;“一核”即特色小鎮核心建設區;“四片區”分別是幸福海綿家園示范區、山地運動拓展區、休閑農業示范區和宗教文化體驗區。
為了加快海綿小鎮建設步伐,安源區成立了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任正副組長的領導小組,設立了由區分管領導任總指揮的項目建設指揮部,從區級相關職能部門和其他鎮街委抽調了12名經驗豐富的副科級干部專職負責海綿小鎮具體工作。同時組織相關成員單位負責人到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學習考察,明晰了海綿小鎮的產業定位和建設實施路徑。據五陂鎮鎮長晏清介紹:截至目前,海綿小鎮區域內新開工的海綿大道、豐產海綿區等10多個子項目已初顯成效,核心建設區一期游客接待中心征地和房屋拆遷工作已經完成,二期1110畝土地征收和拆遷房屋上戶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此外,安源區進一步創新機制體制,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模式,確保立項、審批等各項程序快速到位,切實創新招商理念,做好園區的服務配套工作,同武漢等相關高校加強合作,建立人才引進、培養與扶持機制。同時舉全區之力構建政企合作的資金保障體系,已與多家央企、國企簽訂了框架合作協議,并與泰寧科創等行業龍頭企業進行了有效對接,在全國率先打造集規劃設計、投融資、建設管理、運營維護、產業化功能為一體的海綿小鎮建設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