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領導講話 » 正文

      2017兩會代表委員熱議“海綿城市”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6-12  

        

      海綿城市示意圖

        早在2015年,我國就提出了"海綿城市"的概念,如今更是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啟動海綿城市的建設。所謂海綿城市,其實就是一種城市雨洪開發管理系統,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像海綿一樣對雨水吞吐吸納自如。

        今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提出,"統籌城市地上地下建設,再開工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啟動消除城區重點易澇區段3年行動,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與此同時,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兩會上提交《關于全面推進我國海綿城市建設的建議》,一是完善海綿城市建設法律法規,明晰參與主體的責任、權利和義務;二是加快探索海綿城市智慧化管理運營模式;三是加強海綿城市建設的國際交流;四是提升海綿城市的社會認受度。

        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海口市委副書記、市長倪強提出,建議國家將海口列為"海綿城市"試點地區。他還透露,海口投入17億元用于加快雨污分流建設,到2020年海口主城區可全面實現雨污分流和污水收集。

        針對當前城市建設普遍存在著地下管線建設規模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等"通病",城市內澇、路面塌陷、管線泄露爆炸等"通病",倪強代表說,當前,海口正在著力筑牢城市基礎設施的"里子"。

        武漢作為國家首批30個海綿城市試點,多位專家建言,武漢推進"四水共治"工作先行先試,要運用"海綿+"的理念,結合老百姓的實際訴求,來排澇水、治污水。武漢可遵循"綠色優先,綠灰結合"的辦法來進行"四水共治"。其中,"綠色"是指海綿城市建設,這是更加經濟、生態、更可持續的辦法;"灰色"是以鋼筋混凝土為標志的傳統工程措施,比如武漢湖泊調蓄能力下降,武昌片區的漬水需先進入湖泊,再抽排入江,這樣一來,抽排能力就必須上去。

        此次全國兩會,"海綿城市"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并引起代表委員熱議,彰顯了中國政府對保障百姓"住"和"行"的高度關注,也表明了強化城市的"海綿體"將成為未來我國城市化建設的重點,以及"生態循環"和"宜居環境"的城市規劃方向越來越受到重視。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