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無錫加碼海綿城市建設讓環境更宜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6-16  

        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效應”有緩解……5月30日,記者從無錫市住建局獲悉,今年無錫市市區海綿城市建設重點工程實施方案已通過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根據方案,無錫市排定了5個試點區域,在市政道路、棚戶區危舊房改造、公園綠地、河道整治、公共建筑工程5大領域推進94個重點建設項目,點面結合全面加快海綿城市建設,構建綠色生態宜居環境。

        在去年的基礎上,無錫市將持續推進惠山工業轉型集聚區、廣瑞路沿線地區、梁塘河沿線地區3個海綿城市試點區域的建設,還將新開工建設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鴻山物聯網小鎮2個試點區域。至此,市區五大板塊,每個區都有了試點區域,且都獨具地域特點。

        初夏時節,位于無錫市太湖新城周新東路一側的梁塘河濕地公園內,金雞菊連片綻放匯成了一片迷人花海。“整個濕地公園就是一個巨大的‘海綿體’。”工程負責人介紹,公園里建有透水停車場、生態植草溝、雨水滯蓄通道、下凹式綠地、透水鋪裝、梯級濕地等海綿設施,實現對雨水的就地消納、吸收。“通過海綿設施的建設,凈化了水體,減緩了水污染。去年,梁塘河沿線地區完成了南湖大道至華清大道段的生態恢復工程,濕地內部水系水質得到明顯改善。今年還將完成對鄒家弄浜東側一段的建設,為水系發達區域的海綿設施建設提供示范。”市住建局城建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建設海綿城市,一定要因地制宜,分類對待。

        據介紹,惠山工業轉型集聚區將通過“海綿道路”的設計等,打造以海綿型基礎設施為支撐的工業轉型集聚區;廣瑞路沿線地區將通過對老舊小區的海綿化改造,為舊城更新改造的海綿設施建設提供示范;北宅浜自北向南流經濱江學院的生活區,學校規劃建設雨水花園、雨水回收裝置、屋頂花園、生態河駁岸等海綿設施,力爭打造一流的“生態海綿校園”;鴻山物聯網小鎮則將圍繞重點建設載體,在工程設計中增加低影響開發雨水控制與利用工程內容等,確保區域內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在75%以上,硬化地面中可滲透地面面積比例不少于40%。

        除了試點區域,此番“海綿城市”建設還將與重點城建項目、民生工程相結合,提升人居環境質量。在道路建設方面,將在蠡湖大道、江海西路和惠山大道景觀及市政提升改造、新錫路北延、新錫澄路等21條道路建設改造項目中融入“海綿元素”,并提出相應指標要求,如道路中下凹式綠地面積比例不少于50%,人行道、非機動車道應使用透水鋪裝,可滲透地面面積比例不少于40%等;結合舊住宅區整治年度計劃,對黃巷新村、湖光新村、莊前二村、塘南新村等9個住宅區進行海綿化改造;結合城市綠化管養和建設任務,續建顯義橋小游園、長廣溪濕地修復二期工程等,新建太湖新城海綿公園、廣南立交綠地海綿化改造工程等19個項目;結合黑臭河道整治、環境綜合治理,在鐵樹橋浜、諸家橋浜等27個整治項目中體現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結合年度公共建筑工程,在江南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少年宮等18個建設項目中落實海綿設施建設要求。

        “海綿城市,要建設一片,達標一片。”無錫市住建局城建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結合試點區域的推進建設,無錫市還將完善統籌推進機制,加強勘察設計、建設施工、竣工驗收等環節的管理,不斷提升海綿城市建設水平。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