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然開放卻尚未完善的競爭環境下,大批辛苦博得城市園林綠化一級資質的實干型企業不僅要面臨擁有雄厚資金、豐厚資源的國企、上市企業的強勢“壓境”,還要克服“游擊隊”企業靈活運作、低成本運轉帶來的重重干擾,可謂痛徹心扉,滿肚子苦水無處傾訴。
對此,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園林工程分會秘書長商自福表示,取消園林綠化企業資質,對于整個行業而言是一件好事。從發展角度講,它對有實力的大型企業影響不大,也為很多沒有取得高等資質的企業提供了公平競爭的機會。
“最難受的是那些多年靠高等資質生存的企業,‘吃老本’、‘混日子’的幸福生活將一去不復返。”
住建部在27號文中明確指出:“創新城市園林綠化市場管理方式”。基于此,商自福強調,今后園林企業的發展必須更加注重創新發展和培育更適合自身的新模式、新產業。“打鐵還需自身硬”,他說,只有企業提高對自身的要求、增強綜合實力,如在人才儲備、資金流、市場占有率、企業信譽等方面做足功課,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更嚴格的新市場評價體系(如資信體系)中取得“高分”。
未來,市場將進入誠信時代,企業必須加強自律,按規矩出牌,時刻以誠信為原則做好每一項工作。“當前的行業亂象不會長久,經過一兩年過渡期,待市場秩序規范、政府監管體系完善后,行業又將步入良性大發展階段。”商自福說。
武漢農尚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總顧問吳世雄與揚州意匠軒園林古建筑營造有限公司董事長梁寶富結合各自的從業經歷,對后資質時代的企業發展做了解讀。
在吳世雄看來,美麗中國的逐步深入為園林企業描繪了“青山、綠水、藍天”的大好前景,而PPP 項目、特色小鎮建設以及“2020 年實現城市雙修初見成效”的目標又讓行業看到了未來甚至幾十年內將會分享到的巨型蛋糕。
如何抓緊改革創新的時機,迎難而上?
吳世雄給出三點建議:
其一,拓展平臺,申辦(包括晉升)建筑業資質,獲得多方面生存發展空間;
其二,積極參與資信平臺建設,重視企業的市場行為,杜絕不良信用記錄,盡可能爭取政府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學會)的各種獎項;
其三,有條件的企業爭取走上市的道路,或者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抱團取暖謀求聯合發展。
梁寶富認為,新環境下企業要做好兩件事。一則,對外樹形象;二則,對內練真功。具體而言,企業可通過擴大資金、豐富資源擴充資本,強化綜合實力,振興行業形象。其次,通過儲備人才、迅速創新、集聚資源,為企業能力加碼。另外,加強企業凝聚力,用待遇留人、文化留人,塑造并顯示企業品牌。“抱團發展也是一個明智之舉,借助團結的力量引領市場,引導政府,贏得社會對行業的尊重,謀求企業的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