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遼寧省丹東市旅游業的日趨火暴,每逢節假日,慕名前來鴨綠江邊游覽的外地游客絡繹不絕。丹東哪里的風景最好?許多丹東人會驕傲地回答,只要來到丹東,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氣;走在街上,眼中看到的處處是風景。
振興區街路景觀成規模
記者日前從丹東市住建委了解到,目前丹東市750多棵百年銀杏樹大多分布在振興區的六緯路、九緯路和七經街。
據介紹,亞洲有6條銀杏大道,丹東就占了3條。當初丹東市在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時,建設部的專家組來丹東前就搜索了有關丹東園林方面的資料,也了解到丹東的銀杏大道。可當真正親眼看到時,他們還是情不自禁地對丹東這張美麗的城市名片嘖嘖稱贊。現在,丹東市作為街路行道樹的銀杏樹有14000余棵,其中40-50年生的有900余棵,分布在青年大街、十緯路的銀杏樹已經接近60年生,江城大街的銀杏樹齡也有40多年。
銀杏樹因其不易遭病蟲害,適應丹東的生態環境,成為丹東市主干道上的“骨架樹”。丹東市每年除撥付專項資金加強對銀杏樹的保護之外,還特別在每年九月下旬、十月中旬銀杏樹集中落葉期,根據天氣情況打造九緯路“黃金大道”,保證這條路落葉不掃、車輛不通,以方便游客在此駐足拍照。
在振興區的橫向街路上,國槐以適應性、抗性強等特點成為除銀杏樹之外第二多的樹種。國槐在道路狹窄、高壓線以及高樓處都可以很好地生長,即使被車撞傷也可以繼續生長,用老百姓的話來講就是“好養活”。
除銀杏樹、國槐外,在振興區街路上常見的還有五角楓。該樹種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落戶振八街,后因擴道等原因被移走一部分,還有部分樹木死亡,在這里補種了一些其他品種,直到2015年后才統一整合為五角楓。近兩年,每逢金秋十月,振八街上就會被別致的“紅黃色海洋”裝扮得美不勝收。
在嘗試栽種彩葉樹五角楓獲得成功后,去年丹東市又嘗試在春四路栽種另一種彩葉樹紫葉稠李。這種彩葉樹的樹葉每年四五月份是綠色的,過了“五一”直到秋天落葉前,葉子的顏色則變成紫色。
振安區抗性強樹種多
去振安區走一走,記者印象最深的要屬街道上高大挺拔的喬木銀中楊。該樹種葉形漂亮,生長速度快,耐濕、抗污染、耐修剪等,且很適應振安區部分地域地下水位高的生長環境。銀中楊在東齊路上就像英姿颯爽的士兵一樣,整齊劃一地排列著,成為這條街路一道亮麗的風景。
除銀中楊外,振安區的珍珠街、東平大街上還種植著法桐,在經山街種有梓樹。之所以在經山街種植梓樹,是因為這里原有一個規模較大的馬路市場,賣魚攤販制造的垃圾破壞了市容環境,因此選擇抗性強且形態漂亮的梓樹作為行道樹。進入6月下旬,梓樹處于開花期,樹葉也會長得很濃密,為過往行人再添一個乘涼歇息的好去處。
元寶區可觀賞桃葉衛矛
元寶區由于行車道較窄,因地制宜,選擇適宜當地生長、觀賞性強的小喬木植物桃葉衛矛栽種。在財神廟街,種植了50余棵桃葉衛矛。該樹種可觀花、觀葉、觀果,其花期在5-6月。9-10月進入果熟期,該樹種的果實成熟后果皮為粉紅色。
新區櫻花大道風景亮麗
文安路是新區最長的一條櫻花大道,全長2900米,栽植了555株,米徑10厘米的晚櫻。每年春季,這里的櫻花爭相開放、百態千姿,成為妝點丹東新區的一處亮麗景觀,吸引了眾多游客、攝影愛好者及市民前來拍照,極大提升了新區的形象和人氣。
中央大街從2013年3月開始,陸續栽植胸徑為15-18厘米的銀杏樹1550株,采取道路兩側雙行交叉栽植、隔離帶單行栽植的方式,在這里共栽種了6排銀杏樹,以此改寫了合作區的綠化史,使其成為丹東市單條街道種植規格最高、數量最多的行道樹工程之一。 如今,這條街道上綠樹成蔭,很好地起到了凈化空氣、美化城市、減少噪音、提高行車安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