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環球動態 » 正文

      北京副市長陳剛:要有序疏解舊城低端業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6-26  

        北京當前進行的總體規劃修改中,將在空間布局上為舊城減負,舊城要疏解功能,減少建設量,人口疏解則本著自愿的原則。昨天,北京市召開北京名城委專家工作會暨建筑文化傳承與創新座談會,副市長陳剛在會上做出上述表述。

        舊城保護力求改善居民生活

        陳剛表示,舊城在保護中怎么解決居民生活問題,今后一段時間,要花相當大的財力物力投入解決這個問題。

        “舊城里胡同、四合院的生命力,就是舊城發展的契機。破壞了它,就失去了發展的原動力。”陳剛說。

        他回憶說,今年習總書記來北京視察,去了3戶平房區人家,每到一戶總書記都問居民,是愿意走,還是愿意留?

        “兩戶愿意留,一戶愿意走。實際上居民的意愿在新的形勢下很清晰。留和走都是在保護舊城。”陳剛說。

        舊城要留住非物質文化遺產

        北京目前正在對《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進行修改,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被列為總規修改六大重點專題之一。

        陳剛說,首先要從大的空間布局上,給舊城、給文保區減負。“要疏解功能,而不是一上來就奔著疏解人口。要減少建設量,減少人為活動,減少低端產業。這和整個北京的空間布局調整,和京津冀協調發展完全一致。”

        “舊城里經營低端商業活動,吸引大量外來人口,這樣一些業態都要進行調整。高、中、低端業態都要根據規劃進行有序的疏解。”陳剛說,要對舊城合理、能負擔的容量進行評估,避免城市容量“頂到天花板”的狀況。

        他同時表示,舊城疏解多少人口出去,要本著自愿的原則。而且要留住鄉愁,留住非物質文化遺產。

        降低舊城房屋交易成本

        此外,他表示,舊城疏解的政策也將尋求突破,“比如房屋交易上,怎么降低交易成本,把市場搞活,讓小規模的有機更新變成一種常態,這都要從體制機制上進行探討。”

        同時,還要從精細化管理、依法行政的角度對舊城進行治理,包括停車環境等。而且今后北京棚戶區改造的重心也是舊城。

        ■解讀

        舊城建設將出“負面清單”

        北京市規劃委主任黃艷昨天表示,作為《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修改的一項重要內容,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將分項重點研究“功能”、“平房”、“安全”、“管理”等關鍵詞。并將制定舊城人口、產業發展計劃,編制舊城建設“負面清單”。

        黃艷透露,正在進行的總規修改有六大重點專題,分別是:關于城鄉建設用地規模和土地利用策略;關于總體規劃的核心基礎指標,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內涵和指標體系;關于城市空間發展戰略和分區發展策略;關于劃定生態紅線和增長邊界,劃定規劃實施單元,促進城鄉規劃統籌實施;關于提升城市建設品質;關于歷史文化名城保護。

        這也是總規修改首次披露重點專題的內容。

        黃艷表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將分項重點研究“功能”、“平房”、“安全”和“管理”。其中,北京市發改委牽頭研究確定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戰略地位,明確舊城功能定位,制定舊城人口、產業發展規劃,編制舊城建設“負面清單”。

        北京市住建委將牽頭研究制定平房區保護和有機更新工作計劃,從舊城平房區房屋產權市場化改革、公房管理運營體系改革、創新融資方式等方面分別制定實施方案,保護古都風貌,延續歷史文脈。

        北京市文物局牽頭進一步研究文物保護、修繕和利用的方式,加強對歷史文化資源的防災減災研究;東、西城區政府牽頭研究提升舊城整體環境品質,完善適應舊城特點的交通管理和改善環境的綜合策略。

        她表示,北京將嚴格控制城市建設用地邊界,保證山、水、林、田空間的應有規模和合理布局。同時,合理控制整體城市建筑高度。

        此外,將依托城市眺望點及城市標志物,建立不同層次的視廊結構。“通俗地說,就是站在比較高的點,眺望視線要通透、視覺要美觀,確保城市標志物的主體形象不受遮擋和背景干擾。”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