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成都“中優”規劃方案征意見 降人口密度升產業層次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7-20  

        貫徹四川省市黨代會精神,成都市圍繞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的總體目標,確立了“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差異化發展的思路。其中“中優”主要以五環路為界形成規劃范圍。那么,如何做好“中優”呢?成都市規劃局日前發布了《成都市“中優”規劃優化方案(公示版)》(以下簡稱《方案》),面向社會征集意見。

        優化城市空間形態

        降低開發強度、建筑尺度、人口密度

        “中優”規劃范圍涉及“11+2”的區域結構,總面積1264平方公里。《方案》提出,降低開發強度、降低建筑尺度、降低人口密度。成都容積率過高是導致交通擁堵、城市形態較差、特色不突出的主要原因,因此借鑒天津、上海的規劃管理方式,應降低開發強度,具體舉措包括降低住宅用地開發強度、降低商業用地開發強度。其次是降低建筑尺度,加強城市形態精準規劃、精細化管控,通過重點地區城市設計及詳細城市設計,加強城市建筑尺度管控。此外要降低人口密度,具體舉措包括通過降低容積率,降低規劃人口密度;疏解非核心功能,降低人口密度——通過調遷一般性制造業、調遷商品市場及一般倉儲物流、調遷中等職業教育等疏解“中優”區域人口;置換現代服務業,優化人才結構——產業由原有的勞動密集型逐步向技術密集型和服務密集型轉變,優化人才結構,增加高技術人才人口密度。

        《方案》中表示,通過以上方式,“中優”區域規劃人口密度將從1.58萬人/平方公里調減為1.36萬人/平方公里。

        提高產業層次

        強化核心功能 疏解非核心區功能

        產業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命脈。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堅持做大經濟總量與提升產業層次互促共進,實現三次產業良性互動、融合發展,增強城市產業支撐力。

        在提高產業層次方面,《方案》提出,強化“中優”區域“五中心一樞紐”的核心功能,打造現代服務業增長極核。“中優”區域主要承擔經濟中心、金融中心(主要為西部金融中心)、科技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綜合交通通信樞紐功能。

        這就要求疏解“中優”區域的非核心區功能,調遷一般性制造業,區域逐步調遷一般性制造業,禁止新增布局低端性生產性工業;調遷批發市場及倉儲物流,“中優”區域宜逐步外遷批發市場、一般倉儲、物流(配送站除外);推動教育資源均衡配置,逐步調遷中等職業教育;推動醫療資源均衡配置。

        同時要優化產業業態,將優化現有工業業態,工業用地主要用作工業研發、工業總部、工業營銷功能使用;商業、辦公類建設項目(含商兼住、住兼商項目中的商業、辦公部分),應當嚴格按照規劃用地性質及規劃許可開發、建設、銷售、使用,嚴禁擅自改變為居住用途。針對底商,將加強新建社區住宅建筑底商控制,商業應獨立設置,逐步轉變現狀住宅底商低端業態,提升社區服務能力,嚴厲查處“破墻開店”及違法建設。加強特色街區的打造,注重產業特色、人文環境和街區實物,細分消費人群,營造形神兼備、秀外慧中的特色街區。

        此外,還將注入新興業態,提升產業層次。從新產業培育入手,加快建設產業生態圈,注入新興業態,提升產業層次。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