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安徽建80個省級特色小鎮 賦予先行先試權限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7-24  

        產業“特而強”、形態“小而美”、機制“新而活”,要數新經濟中的明星,特色小鎮一定算一個。近日,安徽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推進特色小鎮建設的意見》,提出到2021年,我省將培育和規劃建設80個左右省級特色小鎮,重點打造一批特色小鎮樣板。

        特色小鎮是相對獨立于市區,具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一定的旅游和社區功能,有別于行政建制鎮、開發區、風景區的“非鎮非區”產業發展平臺。按主導產業定位,特色小鎮可以劃分為產業類、文化和體育類、旅游類特色小鎮。

        根據《意見》提出的建設目標,我省產業類特色小鎮,主導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速要達15%以上,3年建設期滿后,每平方公里年主營業務收入不低于2億元;文化、體育和旅游類特色小鎮,主導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速不低于10%,3年建設期滿后,每平方公里年主營業務收入不低于5000萬元。位于貧困地區的特色小鎮可適當放寬。

        產業特色鮮明、生態環境優美是特色小鎮的兩大“標志”。《意見》提出,安徽省特色小鎮要實現小鎮景觀化,所有特色小鎮達到3A級以上旅游景區標準。

        《意見》同時公布了特色小鎮的申報條件,自2017年起,我省每年將按照“縣初選—市上報—部門初審—辦公室聯審—領導小組審定”的程序,擇優篩選一定數量的特色小鎮。

        對于特色小鎮,我省出臺了優厚的支持政策。資金上,省政府將安排特色小鎮建設專項資金,主要以“借轉補”方式用于扶持各地特色小鎮建設,根據各特色小鎮項目建設等情況安排,并采取“以獎代補”方式對年度評估情況較好的特色小鎮予以獎勵。

        賦予特色小鎮先行先試權限,鼓勵各地創新特色小鎮建設、管理體制機制,加快“放管服”改革,允許特色小鎮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先行先試有關改革事項。

        鼓勵設立特色小鎮建設基金,支持特色小鎮運用PPP模式開展項目建設,發揮開發性金融機構和政策性銀行“投資、貸款、債券、租賃、證券、基金”綜合服務功能和作用,為特色小鎮建設提供多元化融資支持。

        獲評為特色小鎮,也不意味著一勞永逸。對授牌的特色小鎮,我省將實行年度評估和3年建設期滿考核制度,每年評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次。對評估優秀、良好的小鎮,給予一定獎勵;對評估不合格的小鎮,實行約談;對連續兩年評估不合格的小鎮,實行退出機制,摘牌并扣回獎勵資金。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