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寧夏劃定濕地生態保護紅線近200平方公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8-04  

        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林業廳了解到,近些年寧夏通過完善濕地保護法規、加強濕地保護區和公園建設、開展濕地產權確權試點等措施不斷加強濕地資源保護,目前已劃定濕地生態保護紅線面積198.03平方公里,并以水為脈塑造“塞上江南”美景。

        寧夏位于黃河上游,黃河自南向北縱貫全區397公里,沿途形成了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等自然濕地類型,對促進水資源合理利用和水生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成為國際上重要的鳥類遷徙通道。

        據介紹,為加強濕地生態功能保護,寧夏把制定濕地生態紅線、加強規劃建設作為重點工作。2010年以來,全區共投入濕地保護恢復資金30多億元,科學劃定了全區24處濕地公園濕地生態保護紅線面積198.03平方公里。目前全區建立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4處,初步形成了以濕地型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為主,濕地保護小區為補充的濕地保護體系,濕地總面積20.72萬公頃,保護率達到59%。

        為進一步提升濕地資源的管理利用水平,寧夏還分別于2016年和2017年啟動了“全國濕地產權確權試點工作”和“濕地年度動態監測試點工作”,前者主要解決了濕地資源權屬不清、權責不明等問題,后者則是通過衛星遙感、地理信息等技術手段,及時掌握濕地資源的年度動態消長規律。

        濕地既是生態資源,也是景觀資源。在加大濕地生態保護恢復的同時,寧夏也注重合理利用,以水為脈,建設水韻城市、美麗鄉村,打造優美宜居環境。目前全區基本形成了銀川市、石嘴山市、吳忠市、中衛市四個“水韻城市”,塑造出“塞上江南”美景。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