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消息:昨天,記者從市綠委辦獲悉,今年武漢市將評選100個“園林式小區”。參評小區要求“應綠盡綠”,即“綠地黃土不見天”。
“園林式小區”評選在武漢尚屬首次,由市綠委辦、市房管局聯合舉辦。市綠委辦負責人稱,經過多年建設,武漢市的居住小區越來越多,但各個小區綠化的數量和質量參差不齊,通過評選希望廣泛深入地改善小區的人居環境,提升市民對身邊綠色的“獲得感”。
記者了解到,“園林式小區”崇尚生態宜居,有一些硬“杠杠”必須達標。比如,綠地率,即綠地面積在整個小區占地面積的占比,新建居住小區要求不低于30%,老舊小區要求不低于25%。小區應該綠化的地方,必須全部綠化。通俗地說,就是“綠地黃土不見天”。綠地內可以適當地點綴標志性建筑,或建造園林小品供居民觀賞,步道可以鋪裝,也可配設坐凳等設施供居民休憩,但應保證綠地內種植花草樹木的面積,占到整個小區綠地面積的70%以上。
有的開發商為了投機取巧,少栽樹多種草,這樣行不行?市綠委辦負責稱:不行。因為評選標準對草坪的面積也作了限制。居住小區的草坪面積,要求必須控制在綠地總面積的40%以內。
此外,要求在車行道及人行道的兩側應配置喬木,地面停車位也應配置喬木。即“人走在樹下,車停在樹下”。
對園林式小區的管理,主辦方也確定了標準。要求有專業機構或專業人員負責綠化管護,無非法侵綠毀綠事件;有專項綠化經費、日常養護有計劃等等。
評選程序:居住小區物業管理機構向各區房管局申請→各區房管局審核參評資格→綠委辦初審小區綠化達標情況→市綠委辦組織專家綜合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