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國土資源部舉行全國油氣資源勘查開采成果新聞發布會。會上,國土資源部地質勘查司司長于海峰對全國正在進行的自然保護區內礦業權的清理工作做了介紹。他表示,正確處理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切實把生態文明建設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據于海峰介紹,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等重大決策部署,進一步提升礦政管理水平,國土資源部決定開展各類保護區內礦業權清理工作,于今年7月印發了《自然保護區內礦業權清理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各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和各石油公司,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重點,按照實事求是、協調配合、分類梳理分析的原則,對各類保護區禁止礦產資源勘查開采范圍的礦業權進行全面調查摸底、分類梳理、系統分析,同時各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研究提出保護區內礦業權分類處置方案報省級人民政府。
于海峰表示,我國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油氣探礦權情況初步進行了梳理核查,已有22個油氣探礦權退出保護區面積6586平方千米,2016年對全國整裝勘查區進行了調整,退出了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疊面積32405平方千米。從省級層面來看,內蒙古自治區已出臺了《自然保護區內工礦企業退出方案》、甘肅省也出臺了《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礦業權退出及生態環境恢復治理行動方案》,其他省區的工作也正在快速有序地推進中。
于海峰介紹,下一步,國土資源部將繼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正確處理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新立的探礦權一律不得進入各類自然保護區等勘查、開采禁止區,推動自然保護區內已有探礦權、采礦權平穩有序退出,把生態文明建設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