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長沙市三年造綠大行動工作總結暨新三年造綠大行動動員部的計劃,三年內修建城鄉綠道3000公里,新增城市綠地1500公頃,新建各類公園600個,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達到12平方米以上。到2019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4.9%,城區綠地率達35%,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1%。
根據計劃,未來三年,長沙將沿城市主次干道和南北橫線及湘江、瀏陽河、溈水河等主要水系,建設1000公里自行車道,在城區主次干道和公園、景點等區域建設2000公里步行道,在綠道沿線建設2萬個生態停車場、50個戶外露營基地和足球場、健身場等設施,全面構建城鄉一體的綠色慢行與健身休閑體系。
同時,加快推進環城綠帶生態圈建設,在2017年底前將完成繞城高速(東為長株高速)兩廂各100米、全長99.1公里的綠帶建設,對植被零星覆蓋荒地實施綠化景觀處理,見縫插綠、見空建園,全面實現閉合成環,綠化成帶、成片、成園、成網。
根據方案,還將加快推進各類“規而未建”公園、郊野公園、城市與社區公園建設,三年新增各類城區、鄉村公園600個,建成以綜合公園為核心、帶狀公園為紐帶、社區公園散步、專類公園點綴的“千園之城”。今后,長沙市民將有更多好去處。
建設100個城市公園,延續城市文脈,留住城市記憶,塑造城市精神。以湘江橘子洲、巴溪洲、傅家洲、月亮島和瀏陽河覃陽洲、磨盤洲等為載體,打造一條以生態為基地、休閑為特色、文化為亮點的中央公園帶。在城區內打造200個小游園,在棚戶區改造中,優先啟動公園建設項目,為老城區注入綠色活力。新建包含50個木本類鮮花主題精品園在內的300個鄉村公園(綠色屋場)。
同時,將綠化造景與歷史文化相結合,以歷史文化街區、傳統街巷、特色街巷為集中展示區,打造20條高起點、有規模、歷史底蘊深厚、文化內涵豐富的特色園林街巷,讓老街區煥發新活力,留住老長沙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