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林業局獲悉,前不久出臺的《西寧市森林旅游總體規劃(2017-2026)》中給出了明確的答案。結合《西寧市旅游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和《西寧市“十三五”城鄉綠化發展規劃》,西寧市構建西寧市森林旅游“1334”的空間布局,即“一心引領·三環輻射·三廊貫通·四區推動”,讓我們最真實地感受西寧森林的旋律和魅力!
林在城中,城在林中,作為國家森林城市,西寧的森林旅游資源達38處,那么西寧市將如何做好森林旅游布局這篇大文章?西寧市將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旅游名城、中國西部區域旅游集散中心、青藏高原特色旅游服務基地”的理念將主城區打造成兼顧旅游集散及休閑娛樂的國際性旅游集散服務中心,即森城西寧休閑集散中心。
三大環線最大幅度輻射
美景相隨,西寧市將打造三條最美森林旅游環線,它們向全市輻射,分別是西寧環城森林騎行環線、西寧森林旅游自駕環線、西寧森林旅游拓展環線,三條線路從西寧向西寧市域外圍能夠與西寧森林旅游形成互動的區域延伸,依托西寧市良好的森林旅游資源地域組合及快捷完善的自駕交通系統,與“一湖”(青海湖)、“一山”(祁連山)、“兩河”(湟水與黃河)互動發展,推動以西寧為核心的青海東部片區成為高品質旅游風景區密集區、高品質自駕游精品體驗區、高品位休閑養生養心度假基地、山地休閑與戶外運動基地、最佳避暑勝地、多彩民族文化、清涼西寧等國際化的旅游王牌,建成世界知名、國內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三個主廊道貫通全域
西寧市將打造森林休閑度假廊道、森林生態康養廊道、森林運動民俗廊道三個主廊道。
森林休閑度假廊道。依托寧大高速、G227、G569,以西寧中心城區、大通縣城為主要旅游集散地和服務中心,依托沿線豐富的森林資源、中草藥資源、溫泉資源、自然觀光資源等,形成以休閑度假為主題的休閑廊道,未來將成為西寧森林吸引外地游客停留的主要區域;森林生態康養廊道。依托寧貴高速、S101及G227沿線的佛教資源、藏藥資源、森林風景資源等,依托“塔爾寺”的核心吸引力,打造與塔爾寺產品相差異的生態康養產品,共享塔爾寺客流,形成集生態觀光、民俗體驗、佛文化體驗、森林康養等功能為一體的生態康養廊道;森林運動民俗廊道。依托大量的以青藏旅游為目的地的客源,做強G6、G109沿線的旅游服務能力,并依托沿線特色森林資源,開發吸引過境游客的戶外運動、民俗運動體驗、民俗美食體驗、森林休閑等產品,共享青藏旅游客源,并與沿線青海湖等周邊知名景區聯動發展,帶動西寧市森林旅游發展。
四區推動森林旅游大發展
打開《西寧市森林旅游總體規劃(2017-2026)》,我們看到,西寧市將形成“四區”組成的西寧森林旅游格局。
森林生活休閑區。包括西寧市主城區、湟中縣西堡鎮全境、多巴鎮南部區域、甘河灘鎮西部區域、魯沙爾鎮北部區域。依托《西寧市旅游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的“一核”及《西寧市“十三五”城鄉綠化發展規劃》中的“一芯”,形成服務于西寧全域森林旅游的服務中心及服務于西寧城區居民的生態體驗核心。
森林生態度假區。空間范圍包括大通縣全境。依托《西寧市旅游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的自然生態休閑旅游聚集區,形成西寧森林生態度假的核心體驗區,包括森林生態觀光組團和森林休閑度假組團。
森林康養體驗區。空間范圍除西堡鎮、多巴鎮南部、甘河灘鎮西部、魯沙爾鎮北部以外的湟中縣大部分區域。依托《西寧市旅游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的宗教文化康體旅游聚集區,形成西寧森林生態康養核心體驗區,包括森林運動康養組團和森林生態康養組團。
森林民俗探險區。空間范圍湟源縣全境。依托《西寧市旅游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的歷史民俗文化旅游聚集區,包括森林民俗體驗組團和森林觀光探險組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