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安徽省率先推行林長制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1-26  
      近年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為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實現青山永固、綠水長流,安徽在全面實

            近年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為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實現青山永固、綠水長流,安徽在全面實施“河長制”后又率先探索“林長制”。2017年3月28日,省委書記李錦斌在參加義務植樹時提出實施“林長制”。經過認真調研謀劃和先行試點,省委、省政府9月18日出臺《關于建立林長制的意見》。
            層層壓實責任 共同守護青山
            按照我省林長制的制度設計,各級黨政是推行林長制的責任主體,在全省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制體系。隨著林長制實施,我省正構建起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運行高效的林業生態保護發展機制。
           一是分級設立林長,層層壓實責任。省、市、縣(市、區)設立總林長,由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設立副總林長,由黨委、政府分管負責同志擔任。市、縣(市、區)根據實際需要,分區域設立林長,由同級負責同志擔任。鄉鎮(街道)設立林長和副林長,分別由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和分管負責同志擔任。村(社區)設立林長和副林長,分別由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和村(居)委會主任擔任。
           二是明確主要任務,務求取得實效。林長制的主要任務有五項,分別是:加強林業生態保護修復,推進城鄉造林綠化,提升森林質量效益,預防治理森林災害,強化執法監督管理。到2021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結構優化、功能完善的林業生態體系。到2030年,林業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顯著提高,生態產品和林產品供給能力全面增強,更好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有機統一。
           三是健全工作機制,確保運行高效。省、市、縣(市、區)設立林長制辦公室,省級林長制辦公室設在省林業廳。分級建立林長會議制度,協調解決森林資源保護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建立信息公開、工作督察等制度,強化社會監督,建立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公共財政支持林業的政策措施。
           四是嚴格考核問責,強化績效評價。建立林長制考核指標體系,實行森林資源總量和增量相結合的績效評價制度。省、市、縣(市、區)總林長負責組織對下一級林長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黨政領導班子綜合考核評價和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
           2017年9月29日,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次會議表決通過的《安徽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條例》規定:“森林資源保護實行林長制”,首次把林長制寫入地方性法規,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省林業廳廳長程中才說:“林長制主要是把生態保護發展的責任真正落實到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通過建立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運行高效的森林資源保護發展機制,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林業生態建設的格局,進一步提高生態保護的水平。”
            試點先行探索 推進有力有序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2017年在合肥、安慶、宣城等地先行試點林長制,2018年在全省推開。
            合肥作為全省率先啟動的試點市,2017年6月在其重點生態區域正式實施林長制。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宋國權和市長凌云任市級總林長,承擔總督導、總調度職責。大蜀山森林公園、濱湖森林公園等23處重點生態區域都由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相關領導擔任林長。在林長制啟動的當月,市級林長紛紛調研走訪自己分管的重點區域,協調解決了多個重大問題。據悉,這23處重點生態區域達106.3萬畝,占全市林地總面積的37%。合肥市林業和園林局局長張世軍表示:“林長制落實以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責任制,林業工作就不再被認為只是林業部門一家的事,林業發展有了扎實的制度‘靠山’。有了林長制,就可以確保一山一坡、一園一林都有專員專管、責任到人。”目前,合肥市已落實林長制重點項目199個,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居委會)四級林長制組織體系已全部建立。
           安慶市于2017年7月啟動試點,市四大班子將林長制作為重大改革任務全力推進。該市把實施公路綠化、芭茅山改造、“青山白化”治理及濕地保護等重點領域試點示范工程列為林長制工作重點,并要求在3年內完成“青山白化”治理和芭茅山場造林工程。太湖縣把芭茅山造林綠化列為縣級總林長主抓的“一號工程”,制定了三年消滅17萬畝芭茅山的行動計劃,現已砍除芭茅7.1萬畝,造林5萬多畝。目前,安慶市所有生態區域均設立了林長,實現了林長全覆蓋,同時建立起林長制監督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安慶市副市長、副總林長張小青說:“通過實施林長制,生態保護的責任更加明確,綠色發展的思路更加清晰,林業建設保護措施更加具體,改善生態惠民富民的成效更加彰顯。”
           宣城市采取以點帶面的模式推行林長制。市四大班子19名領導同志擔任市級林長,分別負責督促、指導1處重點生態功能區保護與發展,每名市級林長確定一個市直單位為責任單位。目前該市四級林長已全部落實到位,19個重點生態功能區市級林長公示牌已全部安裝,林長、責任單位名單及工作職責已公開發布,廣泛接受社會監督。涇縣水西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3.2萬畝,被列為縣級林長制重點生態區,公園管理站站長黃虹介紹,按照林長制的安排,這片林子除了他這個直接管護責任人之外,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是管理水西國家森林公園的林長。黃虹說:“在過去,像我們林業工作者去跟組織部長說林業的事情顯得不直接,甚至還很困難。但現在我可以直接去找他,這樣渠道一下子就打通了。”
            咬定青山不放松,改革創新激發綠色動力。我省林長制工作啟動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精心組織,有力有效地推進林長制實施。省領導李錦斌、李國英、信長星等多次作出批示和指示,提出明確要求,為這項重要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不久前,省長李國英、省委副書記信長星對三個市林長制試點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強調要進一步著力完善制度和機制設計,力求早日覆蓋實施,以充分發揮這一創新性體制建設對森林系統的保護功效。在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下,各地積極行動,加快推進,取得了林長制工作良好開局。記者從省林業廳獲悉,截至2017年底,全省16個省轄市、42個縣(市、區)出臺了林長制工作方案,全省各地共設立總林長、副總林長、林長12414名。2018年,我省將開展“林長制度建設年”活動,積極推進配套制度建設,為林長制順利實施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我省各地正在把推行林長制作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具體行動和重要抓手,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加快實現五級林長制組織體系全覆蓋,統籌抓好林業生態保護修復、城鄉造林綠化、森林質量效益提升、森林災害預防治理等主要任務,確保林長制落地見效。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