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環(huán)球動態(tài) » 正文

      全球最著名節(jié)能環(huán)保建筑設計盤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5-03-16  
      節(jié)能建筑是指遵循氣候設計和節(jié)能的基本方法,對建筑規(guī)劃分區(qū)、群體和單體、建筑朝向、間距、太陽輻射、風向以及外部空間環(huán)境進行
       節(jié)能建筑是指遵循氣候設計和節(jié)能的基本方法,對建筑規(guī)劃分區(qū)、群體和單體、建筑朝向、間距、太陽輻射、風向以及外部空間環(huán)境進行研究后,設計出的低能耗建筑。
        1、IKAROS House
        這所房子在歐洲是被公眾所知道的,它坐落于德國,因為能很好的利用太陽能而聞名。是被Rosenheim大學的應用科學系所建造,這個項目的能量產品超過了其需求。這是怎么工作的呢?通過使用各種綠色技術如太陽能電池板,真空保溫板、高效的機械系統(tǒng)和自然通風。
        2、Chuckanut Ridge House
        很多人都害怕太陽能電池板會產生負面的作用,在建筑的設計上。在這個例子中,電池板是獨立的,這是我們最常規(guī)的解決辦法。它位于華盛頓,是設計師Prentiss設計的。
        3、自然之屋
        坐落在山頂,這個家提供的景色是美不勝收的俄羅斯河谷。建造這個房屋,建筑師道林考慮使用了最可持續(xù)材料和節(jié)能系統(tǒng)。
        4、Ecomo
        美麗而且精致的房屋來自皮埃特羅拉索,建筑旁有著催眠一般的風景。基于綠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特點。
        5、HomeforLife
        位于丹麥的阿胡斯,是一個環(huán)保的建筑,注重于低能耗和低碳。讓我們吃驚的是,這個建筑生產的能量多于消耗的。
        6、Hover House
        出自于伊朗建筑師格倫的作品,位于加州洛杉磯威尼斯運河。挑戰(zhàn)的項目是為了戶外空間最大化,創(chuàng)造一個似乎倒著盤懸在地面上的。
        7、Crooked House
        這個奇特的建筑是建造在瑞士的鄉(xiāng)村,有兩層樓,主要是為了注意居民的隱私和陽光。
        8、Robles Arquitectos
        在哥斯達加創(chuàng)造了這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海灘別墅。這所房子坐落在海平面上的一座小山上,遠離任何城鎮(zhèn)至少有20KM。房子自己可持續(xù)的存在對于建筑師是一個最大的挑戰(zhàn),房子也不得不獨立的存在一個潮濕的環(huán)境中。
        9、Fincube
        這個房子是非常有趣的和可持續(xù)建筑項目,被建立在意大利的博岑附近,海拔1200M。它的設計方案根本在于綠色環(huán)保,低耗能。Fincube房屋面積47萬平米,類似是一間小公寓的生存空間。它的內部設計是很小的,但它卻有一切城市生活提供。
        10、 Casa No Gere
        此建筑來自于建筑師羅伯托·卓柯瑞,坐落于一個非傳統(tǒng)的環(huán)境中,在葡萄牙公園的深處。擁有者要求居住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這些建筑師們也尊重他的要求。結果是什么呢?在建造的過程中,沒有一棵樹被砍,是環(huán)保的,外面簡陋,里面卻是現(xiàn)代舒適的。
        11、國際新能源市場光熱館
        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這幢建筑,恰恰就是這樣如貝殼般形狀的建筑,整體采光率達到90%左右,如此高的采光率除了地理位置的因素外,整個建筑具有75%的透明度,內部所有透光面板均鋪設采光集熱板,屋頂20000多平米放置多達15000塊自動化光線跟蹤面板,另外配備風電補充系統(tǒng),以至于實現(xiàn)整個建筑全天候運作實現(xiàn)供熱供暖供電的一體化,每年可節(jié)電100萬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00噸左右,將降低整個建筑80左右的能耗。這個建筑有望在2011年建成并完善投入運營。
        12、世博中國館
        斗拱造型的中國國家館被譽為“東方之冠”。夏季,頂層建筑可以為底層建筑遮陽,起到一定的降溫作用。另外應用了生態(tài)農業(yè)景觀技術,能有效隔熱,使建筑能耗降低25%以上。世博中心設計遵循“3R”原則,大力增強建筑圍護結構的保溫性,減少熱量損失。應用了自遮陽、太陽能采集、雨水收集等多項環(huán)保技術。
        13、德州太陽谷微排大廈
        它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建筑,日月壇微排大廈總建筑面積達到7.5萬平方米,在全球首創(chuàng)實現(xiàn)了太陽能熱水供應、采暖、制冷、光伏并網(wǎng)發(fā)電等技術與建筑的完美結合,建筑整體節(jié)能效率達88%,每年可節(jié)約標準煤2640噸、節(jié)電660萬度,減少污染物排放8672.4噸,是全球首創(chuàng)性地實現(xiàn)了太陽能熱水供應、采暖、制冷、光伏并網(wǎng)發(fā)電等技術與建筑的完美結合。
        14、杭州低碳科技館
        杭州低碳科技館按照“國家綠色建筑三星級”標準進行設計和建設,是名副其實的低碳建筑。總建筑面積3.37萬平方米,預計總投資將超過4億元。在建材上,將首先選用本地建材,以減少材料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將選用天然的、可回收的材料;幕墻將盡可能采用太陽能光復材料。此館預計將在2011年建成,一旦建成將是世界上首個以低碳為主題的科技館。
        15、清華大學節(jié)能樓
        我國首座超低能耗示范樓在清華大學校園東區(qū)落成。這座“綠色”建筑集中使用了近百項國內外最先進的建筑節(jié)能技術。“僅兩面墻就用了七種不同的節(jié)能系統(tǒng),任何組成部分都可以隨時拆換。”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江億在談到這座樓時稱。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