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北京推史上最嚴措施加強造林苗木質量監管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6-04  來源:中國花卉報  作者:汪佳易  
        為了實現園林綠化高質量發展,提高新一輪百萬畝造林苗木成活率,近日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印發《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關于加強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苗木質量管理的通知》和《北京市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建設技術導則(試用)》,采用史上最嚴厲的九項措施,加強造林苗木質量監管。
        1.高起點設計,實行源頭把控。一是原則上使用北京市本地苗,特殊情況需采購外地苗的,距離造林地不超過300公里;二是使用在苗圃培養三年以上的帶冠健壯苗,禁止使用山地苗;三是禁止使用截干苗及帶有檢疫對象和有機械損傷的苗木;四是24小時運輸到位,不能及時栽植的需假植。
        2.明確監理人數,確保檢測力量。規定監理公司每個標段至少安排一名有林業相關專業知識的監理員,標段面積每超過500畝增加一名監理員,并嚴格執行監理巡視制度和旁站制度。
        3.制定《造林苗木質量量化標準》,實現可操作性。將苗木分為五大類,每一類苗木按不同規格對質量指標進行細化,除規定主要檢測指標外,還規定輔助指標,實現苗木質量檢測的可操作性。
        4.對苗木質量進行三層把關,實施立體監管。一是監理對進場的所有苗批實施檢測;二是區苗木質量監管小組對本區每個造林標段抽查5%的苗批;三是市苗木質量監管小組開展苗木質量實地督查、抽測。
        5.對檢測提出精度要求,實現精準監管。一是胸徑、地徑測量精度達到0.5毫米,苗高、冠幅、根幅、分枝點高度等指標測量精度達到1厘米;二是以苗木合格率達到95%為分界點,計算苗批合格率。
        6.嚴格檔案管理,做到有據可查。監理檢測后出具的《監理苗木質量驗收表》和區苗木質量監管小組抽測后出具的標段《苗木質量抽查報告》,作為驗收結算的必備條件,存入造林檔案,實現檢測有記錄,復查有檔案。
        7.苗木信息公開,接受社會監督。信息公開內容包括:苗木供應商名稱、樹種名稱、規格、數量、產地、抽查結果、處罰結果、生產經營許可證和檢疫證號等。
        8.明確五方責任,建立懲戒制度。各部門、各單位對工程終身負責。對領導不力、組織不力、抽查不力的建設單位進行通報批評。對在檢查中“吃”“拿”“卡”“要”違反規定的執法人員,一經發現依法予以處分。對區種苗管理機構未達到規定抽查數量,發現違法案件不及時處理的,扣減所在區年終“雙打”
        考核分數。對違反科學、選擇樹種不當、未按要求設計的單位,對弄虛作假、未盡職盡責的監理單位,對未按設計方案施工的單位批評教育,責令整改;對有違法行為的依法追究責任。
        9.明確案卷指標,依法查處種苗違法行為。以每年至少完成一個種苗處罰案卷作為考評區“雙打”工作的一項內容。對沒有案卷的區,扣減該區年終“打擊假冒偽劣種苗和打擊植物新品種權侵權行為”(即“雙打”)的考評分數。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