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林大講堂 » 正文

      多國實施森林生態補償國家計劃 效果顯著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4-08  

        近年來,生物多樣性公約網站上列舉了全球生態補償計劃進展。其中,芬蘭、瑞典、挪威、瑞士等國啟動實施了森林生態補償國家計劃。從這些國家的目標來看,啟動計劃旨在“加強國家財政支持、釋放生態保護信號、增強生態系統服務、促進綠色經濟發展”。

        芬蘭——森林生態補償計劃實施效果顯著

        芬蘭森林面積為2215.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73%。芬蘭林業對于國家經濟發展舉足輕重,聯合國糧農組織2014年的報告顯示,芬蘭林業吸納的就業占全國總勞動力的2.8%,林業部門總附加值為96.45億美元,占GDP的4.3%。

        為了保護和利用好森林,促進可持續發展,長期以來,芬蘭政府將保護森林生物多樣性作為培育和經營森林政策的主要目標之一。其森林保護區面積為480萬公頃,占森林總面積的22%。芬蘭高效保護森林,成為全球近10年來森林面積年凈增長最高的10個國家之一。

        2002年,芬蘭啟動了名為“芬蘭南部森林生物多樣性國家計劃”(METSO)的森林生態補償計劃(試點),目標包括:改善芬蘭的森林自然保護區狀況、激勵私有林所有者加強保護、提升森林和棲息地的生態服務功能,試點效果良好。為進一步保護好生態,補償森林所有者因受到限制而造成的損失,政府又實施了第二期生態補償計劃,即《芬蘭南部森林生物多樣性計劃(2008年-2016年)》(MESTOII)。第二期計劃的實施規模為保護約270萬畝森林,每年投資4000萬歐元。

        該計劃以政府作為森林生態系統服務的主要購買方,公有和私有林主作為服務提供方。政府首先表達提供生態補償的意向和需求,林主自愿選擇是否參與。林主根據其森林的狀況,向農林部提出意愿,并提出可以接受的補償價格。農林部邀請專家根據18項生態指標對應的生態價值,對森林的生物多樣性價值分級評估,再確定林主的價格是否合理。價格合理的,雙方簽訂協議,執行計劃;價格不合理的,雙方進一步協商。依據芬蘭法律,生態補償的等級標準分為6種:國家公園、保護區、森林法棲息地、森林自然保護法棲息地、生態補償下的永久性私營保護區、生態補償下的永久期限合約。一旦政府和林主協商確定后,就簽訂長期合約(10年-20年),支付補償費用,補償標準為每年每公頃50歐元-280歐元。

        芬蘭實施公共財政資金森林生態補償計劃,關鍵在于建立了一個公共部門(芬蘭農林部)專門負責,并設計出一種公正公平的成本效益反映機制,將公眾和政府對森林生態系統服務的公共需求顯示出來,即“林農投標+專家評估+雙方協商”。項目實施取得了增加森林保護區面積的顯著效果。

       
       
      [ 學習培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學習培訓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