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林大講堂 » 正文

      北京市規劃委副主任王飛:城市副中心不再建封閉社區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6-15  

        優化空間布局 讓城市更加宜居

        問:北京城市發展面臨著嚴峻的資源環境承載壓力,規劃上將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來應對?

        答:北京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必須以轉變發展方式、嚴格控制城市規模、改善生態環境為主要目標,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剛性約束,特別強調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倒逼城市功能調整、規??刂啤⒔Y構優化和質量提升。

        規劃要強化底線約束,創新土地利用政策機制,推動建設用地“減量提質”,逐步降低平原區開發強度,到2020年控制在45%以下,遠期力爭下降到40%以下。

        為了實現用地減量目標,必須統籌城鄉建設用地規劃和利用,嚴格控制城鎮建設用地,加強存量建設用地盤活利用,重點促進集體建設用地減量,實現城鄉建設用地集約高效利用。

        在減量的同時,要優化調整生產、生活、生態用地結構。一是要壓縮生產空間規模,提高產業用地效益;二是要適度提高居住用地及其配套用地比重,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改善人居環境;三是要大幅度擴大綠色生態空間,提高環境承載能力,從而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問: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北京主要在哪些方面加強區域協作?

        答:北京城市發展中面臨的各種問題,歸根結底需要依靠更大區域的均衡、協調發展來解決。由此,我們在規劃編制和實際工作中,要打破“一畝三分地”,統籌考慮城市空間布局,積極對接和落實區域協同發展的目標和任務,實現京津冀區域規劃的協調銜接。

        遵從《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以“疏解非首都功能、降低人口密度、實現城市發展和資源環境相適應”為制定規劃的出發點和立足點,重點加強交通、生態、產業三個重點領域的率先突破。

        北京周邊的跨界城市組團作為維護區域生態安全格局的重點地區,受首都的輻射帶動影響,發展需求強烈,必須要加強統一規劃和共管共治,統籌協調建設實施的時序。促進規劃合作非常重要,在這個方面,我們積極與河北廊坊、保定、天津武清等北京周邊市縣開展規劃對接,建立機制,努力實現“規劃一張圖”,為更好地推動協同發展打好基礎。

        問:北京將如何遏制城市“攤大餅”無序蔓延?

        答:加強城鄉統籌,徹底變城市規劃為城鄉規劃,實現對城、鄉建設的統一規劃和管理,重點改變長期以來對集體建設用地管控不到位的局面,徹底遏制城市“攤大餅”無序蔓延的狀況。

        針對現在全市集體建設用地存在的總量大、布局散、效益低等問題,將來集體建設用地主要思路是“集中、集約、減量、提質”,通過集體建設用地集約減量和改造更新,實現人口減量、功能疏解、農民增收和環境改善。提高本地城市化水平,爭取到2030年,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由現在的81.7%提高到89%左右。

       
       
      [ 學習培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學習培訓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