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林大講堂 » 正文

      評論:北方海綿城市建設應多考慮如何把雨水留住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7-25  

        南方的汛期還在持續,北方的雨季已經到來。每逢暴雨來臨,即便是地下水超采的北方城市也會迅速進入“看海”模式,之后這些天然降水又迅速地通過地表河道白白流走,只留下傷害。為此,北方城市對天然降水的管理任務比南方城市還要多一分,不僅要預防城市內澇,還要利用天然降水補給用水困境。

        如果單單只是預防城市內澇,這主要考驗的是城市的排水設施建設和如何充分利用自然河網的調節能力。這幾年,我國多數城市已經針對排水系統開始了大規模的改建,但從今年南方城市接受暴雨實戰考驗的情況來看,并未達到此前預期的排水防澇目標。

        如今,排水防澇問題還沒完全解決,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未來不再是單一的解決城市排水問題,還要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更加長遠地考慮了城市發展需求。

        但考慮到要具體落實2020年20%的舊城區達到70%的年徑流總量控制率,2030年有80%的建成區實現70%的年徑流總量控制率,挑戰就分外巨大。不單單是發達國家做到這點用了整整30年的時間,更是因為我國城市建設基礎工程方面的歷史欠賬較大。按照現有目標,必然涉及大量的改建工程,考驗嚴峻。

        撇開執行的難度,目前制定的海綿城市方針是更加科學的目標,瞄著這個目標去努力總歸有價值。以北京為例,北京是個嚴重缺水的城市,但整體降雨量并不少,只是每年超過八成的降雨集中在夏天,而其中還有八成的降雨集中在七月下旬和八月上旬,很容易形成內澇。此外,北京還因為地下水超采帶來了地面下沉的問題。

        對此,北京已經進行的一些有益試驗依然值得進一步發展。以石景山游樂園為例,其屋頂積水系統總容積約為85立方米。這樣的嘗試頗好,但在容量上還是太保守了。北京的年均降雨量按600毫米計算,夏季降雨大約能達到500毫米,也就意味著大約二十平米的區域理論上可以收集一個立方的雨水。為此,北京市區的屋頂積水系統還有更大的潛力可以挖掘,別讓雨水白白流走。

        在滲水方面,北京絕大多數的步道路面使用了透水磚。但是,透水磚的路面透水性能發揮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鋪在磚下的混凝土。目前北京相當多的路面路基層使用了透水性不強的混凝土,這也意味著磚的透水性再好,大量的地表水依然無法直接滲入土層。為此,不僅需要新建設的項目中更多地采用透水混凝土,還要針對城區的既有路基進行大規模的改建。

        從防止城市內澇到建設海綿城市,提出了更高的城市管理要求,同時也提高了監管的門檻。城市內澇如果治理得不好,暴雨之后就可以及時暴露出來,而海綿城市的效果,難以直觀感受,需要依靠對建設工程的全面把控。

       
       
      [ 學習培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學習培訓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