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小城鎮概念及特征
一般認為,旅游小城鎮是指以開發當地具有價值的自然或人文景觀或在此基礎上開展旅游服務的小城鎮。旅游小城鎮具有一般小城鎮所不具備的特征:
1.經濟特征——旅游是支撐產業
從國民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旅游小城鎮以旅游業為支柱型產業,旅游業對于小鎮經濟具有強大的帶動作用,通過“住、購、食、娛”等元素的建設,來促進小鎮經濟的發展。
2.規模特征——精致是一種美
“精致是一種美”主要是體現在旅游小城鎮的規模特征上。旅游小城鎮由于其面積有限,并不追求規模宏偉或者建筑華麗,而是專注于在合宜的尺度內構建旅游吸引物。
3.功能特征——休閑是生活方式
當前旅游市場已經從傳統的單純觀光游轉向休閑度假體驗游,旅游小鎮的興起正是迎合了市場需求的這種轉變。由于我國高速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人們對追尋與城市景觀迥異的旅游地的興趣越來越高。“給城市里的人在小城鎮找個心靈歸宿”所代表的休閑度假功能成為旅游小鎮最主要的功能。
4.文化特征——文化是形象符號
旅游小城鎮所擁有的特殊文化,能轉化為旅游小城鎮獨特的形象特征。徽州地區的眾多古村落就是文化生成小鎮形象符號的典型代表。徽州當地徽文化所特有的謹慎、保守,體現在建筑上就轉化為“高墻小窗”、“馬頭墻”等特征,而這些建筑特征最終成為代表徽州地區眾多古村落的形象符號,讓游客產生一種“見到小窗、馬頭墻就是到了徽州”的感受,“小窗”、“馬頭墻”也就成為徽州古村落的形象符號。
5.商業特征——消費是經濟業態
旅游小城鎮發展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而經濟發展依靠的就是游客在當地的消費。不論是古鎮游,還是生態小鎮游,都鼓勵人們慢下來、住下來、輕松下來。在這個過程中,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所起到的都是引導消費的過程,吸引人們通過消費去釋放、去體會一種和平時不同的生活方式。
二、相關旅游小鎮開發模式研究
1.束河模式——企業參與的旅游小城鎮開發模式
案例簡介:
位于云南的束河是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于2005年入選CCTV“中國魅力名鎮”。束河古鎮在開發過程中依靠“一個資源、一個企業、一個特色旅游城鎮”的模式,使得得天獨厚的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發展成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旅游小城鎮。
發展特點:
①公司開發與政府監管相結合
束河鎮政府將經營權出讓給昆明鼎業集團,鼎業集團僅一年就投入多達3億的資金,充分解決了小鎮政府開發資金來源不足的問題。開發過程中企業可以決定資金支配和開發進程,但必須在政府的引導和監督下進行,不能在損害當地居民利益和后代利益的情況下進行開發。
②公司開發與居民參與相結合
鼎業集團在開發過程中,注重對當地居民利益的保護,推行“游富帶民富”策略。集團讓當地居民成為開發的參與者,推出“庭院旅游”,通過家庭客棧、庭院商店、家庭茶吧等項目帶領居民參與到旅游開發中來,共享利益。這使得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大提高,社區和諧度大大提升。
③公司開發與古鎮保護相結合
鼎業集團在開發過程中非常重視對古鎮的保護,一方面,鼎業集團對古鎮現有景區進行修復和保護;另一方面,著力恢復鎮區古時街道風貌。這些舉措在對古鎮進行保護的同時完成了古鎮旅游景觀的構建,對于公司和古鎮而言是雙贏的舉措。
④公司開發與基礎設施建設相結合
鼎業集團先后投入了1.2億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包括連接束河古鎮與香格里拉大道長1.1km的四車道柏油馬路、6km五花石古巷道路、7.1km“三線兩管入地”等基礎設施工程的建設。基礎設施的提升為束河未來旅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迪斯尼效應——大項目驅動的旅游小鎮發展模式
案例簡介:
位于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奧蘭多,是迪斯尼樂園、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等大型游樂園所在地,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此處。大型游樂項目的建設和運營成功地使當地從單純依靠柑橘種植業轉向由旅游業驅動的經濟發展模式,并成為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上海迪斯尼樂園項目于2010年11月正式啟動。迪斯尼的經濟輻射力和樂觀的經濟預期使川沙的未來經濟被極度看好。
發展特點:
①大項目推動下的旅游小城鎮影響力提升
旅游大項目的建設往往能提升小城鎮的影響力,使其旅游形象鮮明、重點突出、品牌響亮。往往提到奧蘭多,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迪斯尼。從一定意義上,迪斯尼陽光正面的形象已經代表了奧蘭多對外的旅游形象。這種強烈的關聯使得迪斯尼本身就是奧蘭多最好的名片,迪斯尼的品牌、形象、影響力無形中幫奧蘭多做了大量旅游推廣。
②大項目帶動下的小城鎮旅游業相關產業發展
旅游大項目的營建有助于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帶動當地就業。據上海市發展改革研究院的報告分析,上海迪士尼樂園直接間接帶動的產業可達上百個,估計將帶動上海旅游產業總收入年均140億-180億元的增量,拉動旅游業增加值每年100億-150億元的增量。在這樣巨大的總量輻射力的帶動下,作為迪斯尼樂園的接待地,川沙未來將在游客的“吃、住、行、購、娛”這五大方面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大量和迪斯尼樂園相關的消費將在此進行,以迪斯尼為主題的旅游相關產業將迅速起飛,迪斯尼產業鏈將在此完整構建。川沙也將迎來經濟飛速發展的時期,它的經濟將和奧蘭多一樣,因迪斯尼而興,因迪斯尼而旺。
③大項目帶動下的旅游小城鎮土地增值
川沙鎮的土地經濟價值在迪斯尼項目的帶動下得到了充分的釋放。由于受限于規劃,川沙鎮在過去十幾年都將迪斯尼地塊封凍起來,極少進行開發和利用,因此當地地價一直難以抬升。迪斯尼項目啟動后,川沙鎮土地價值得到釋放,鎮區一商業地塊成交溢價率高達427%。而未來作為迪斯尼的主要游客接待地,川沙的交通和基礎設施將進一步改善,周邊地價的預期將更為樂觀,土地將繼續保持增值趨勢。
3.長子營經驗——生態型旅游小鎮的發展模式
案例簡介:
長子營鎮位于北京市大興區的東部。當地畜牧業、農業都相當發達;萬畝原始次生林保持了原始的丘陵地貌,林地條件優越。中國生態農業第一村留民營、國家“九五”重大產業項目北京高科技蔬菜示范區都在該鎮。
發展特點:
①農業先行,農旅互動
低碳農業生產帶動的觀光之旅。頂著中國生態農業第一村、全球生態500佳光環的留民營村是以低碳生態的農業生產技術為特色的大型農業生產基地。該村以沼氣能源為中心,充分利用生物能和太陽能,串聯農、林、牧、副、漁生態系統,真正做到了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這種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和理念帶動了農業觀光之旅,形成了有機農業示范區、畜牧養殖區、工業區、有機農業觀光和生態旅游區等幾大農業觀光區域。
優美農業景觀帶動的踏青之旅。地處長子營鎮赤魯村桃源谷擁有萬畝梨樹,開花季節時能夠欣賞到萬畝梨花盛開的場景。除此之外,游客還可以深入赤魯桃源谷,賞桃花,看杏花,觀梨花。由農業(果林業)生產所形成的優美的農業景觀也成為旅游業發展之處。
悠閑農事體驗帶動的體驗之旅。長子營是北京的蔬果之鄉,一年中有三季可以進行蔬果采摘。優質的蔬果生產基地為來這里旅游的游客不僅提供了采摘綠色有機蔬菜的機會,還提供了采摘溫室蟠桃、凱特杏、櫻桃、洋梨、鴨梨、芒果、冬棗、山楂等個性化水果的機會。而撿雞蛋、親手栽種花草、到大棚里摘菜等個性化的農事體驗項目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長子營,為該鎮生態旅游增加了更多樂趣和吸引力。
②環境保護,生態人居
京南綠肺,長子營以其萬畝的次生林成為京南面積最大的都市“綠肺”,在此背景下,結合當地大規模農業生產的背景,長子營生態條件較好,空氣質量較高。
低碳循環。前面已經提到留民營依靠沼氣發電,目前以這個村為中心實現了七村聯供,聯供工程以沼氣和有機肥料生產為紐帶,鏈接禽畜養殖、綠色農業、有機農業種植、農產品加工、物流配送、觀光休閑,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和綜合效益最大化。
宜居宜建。長子營經過多年的建設,逐步形成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的宜居環境。目前全鎮已基本形成了三大發展帶:以高速路千畝自然水域、千畝片林為依托的牛坊至佟莊居住發展帶;沿鳳河、長采路、萬畝菜田形成的留民營、鎮工業區至路城營的宜居發展帶;以國家森林公園、萬畝果品基地為依托的沿安大路而形成與和順場至再城營的宜居發展帶。三大宜居發展帶的形成將為長子營鎮的舊村改造和城市人口疏散工作提供可用的空間,創造居住發展空間。
4.“五朵金花”綻放——對接大都市旅游小鎮發展模式
案例簡介:
成都三圣鄉以種植花卉為主要旅游資源,花卉種植面積多達8000余畝。“三圣花鄉”涵蓋成都錦江區的五個村落,包括幸福村的“幸福梅林”,江家堰村的“江家菜地”,紅砂村的“花鄉農居”,駙馬村的“東籬菊園”,萬福村的“荷塘月色”,五個村子并稱為“五朵金花”,形成“春有紅砂,夏有荷塘,秋有菊園,冬有梅林,江家菜地四季皆宜”之旅游情景。
發展特點:
①滿足都市人向往田園的需求,實現田園生態化
大都市人群平時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在周末或節假日時親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愿望更加強烈。三圣鄉所采用的生態農業結合旅游農業的農家樂模式恰好滿足了大都市人群這方面的需求。不論是“江家菜地”展示的“周末都市菜農采摘忙”的場景,還是“東籬菊園”營造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浪漫,都深深吸引了都市人,為他們在鄉村找到了心靈的棲息之所。
②對接都市的基建標準,實現設施服務城市化
三圣鄉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也積極接軌城市,充分考慮了人性化的需求。道路建設依傍地勢地貌和自然山水,交通布局做到人車分流;水電供應穩定;電話、寬帶到戶;天然氣供應充足且為未來鋪設留有余地。高標準的基礎設施建設讓都市人來到三圣鄉享受到和城市一樣的便利,進一步增強了三圣鄉的旅游吸引力。
③依傍大都市的技術力量,實現發展技術化
靠近大都市的旅游小城鎮在發展過程中更容易得到大都市的技術支持。例如“五朵金花”中的“東籬菊園”在建設時,依托四川省農科所的技術力量,以規模種植菊花為支撐,引導村民規模化、多樣化進行大田種植菊花,形成1000余個菊花品種、300余萬盆盆栽菊花、2700余畝的菊花種植規模。與此同時,在農科所的引導下,村內農房進行改造,和菊花景觀一起形成整體和諧、色彩繽紛的農村景觀系統,給游客帶來視覺上的享受。
④承接大都市資本投入,實現資本多樣化
三圣鄉的資金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民間資本的介入。錦江區政府以8300萬資本搭建融資平臺,成功撬動了當地民間資本1.6億來投資建設三圣鄉。二是政府對基礎設施的資本投入。“五朵金花”每個村都投入一千多萬的資金用于鄉鎮基礎設施的改造。三是集體資產的參與。鄉鎮以固定資產入股來參與三圣鄉的旅游發展建設。三種來源中,獲得資本數額最大的就是通過招商引資吸引民間資本注資三圣鄉旅游。在此過程中,成都市相對發達的經濟水平和開明開放的投資空間為民間資本的注入奠定了基礎。
三、國內外旅游宜居小鎮案例研究
1.旅游宜居小鎮
所謂旅游宜居小鎮即以宜居、宜游為其核心價值和發展目標的小城鎮。“宜居”即要滿足人們“易居、逸居、康居、安居”的基本要求,創造出健康、優美、和諧人居環境,宜居和宜游密切聯系,宜居是宜游的前提,宜游則是對宜居的提升和拔高。因此,旅游宜居小鎮的建設,不僅需要基于旅游活動,將居住者(旅游者)對居住、生活、休憩、交通、公共服務、文化等各個復雜要素的要求在時間和空間中有機地結合起來,還需要考慮到旅游和休閑度假的景觀性和游憩性,完善旅游設施、提高旅游服務質量、豐富旅游產品,將優美的自然環境與和諧健康的社會人文環境結合起來,實現“人-鎮-旅游”和諧共生。
2.國內外旅游宜居小鎮案例研究
①國內外旅游宜居小鎮對比分析
在國外,以旅游業為主導產業的旅游小鎮、宜居小鎮的開發建設已經成為其推進城市化的最有效途徑之一,例如以獨特的自然山水和人文風光聞名的阿根廷巴里洛切,以古樸美麗和“巫婆文化”聞名的德國戈斯拉爾,以宜居、宜游、宜學聞名的美國夏洛茨維爾,他們的共同特點都是寧靜、溫馨,自然風景秀麗,既能享受到等類似于大城市的各種便利,卻沒有大城市的壓力和污染。
國內旅游宜居小鎮的開發建設與國外相比還處于起步階段,著名的有黃山湯口鎮、烏鎮等,旅游宜居城市的建設相對成熟,且以云南大理最具代表性。大理,主要是按照“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和天、地、山、水、人自然和諧的發展理念,精心打造了一幅適宜人類居住和發展的近乎完美的圖畫;湯口鎮雖然生態環境優美,但其主要是黃山景區的生活服務基地和旅游接待地;烏鎮走則以其獨特的江南水鄉美景和兩千余年的歷史文化吸引了無數游客前往。
②國內外開發模式
⑴資源主導型小鎮開發模式——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
●自然資源主導型開發模式——以阿根廷巴里洛切為例
阿根廷的巴里洛切是典型的自然資源主導型旅游小鎮的開發模式,與擁有如溫泉、地熱等特殊資源的小鎮不同,其以獨特的建筑、風水情調、地方文化,吸引觀光和休閑游客前來,其本身就是旅游吸引物,也是旅游目的地。
巴里洛切坐落在阿根廷西部安第斯山麓,被壯美的雪山和靜謐的湖泊所環繞,依山傍水,自然景觀與歐洲阿爾卑斯山地區極為相似,吸引了眾多歐洲移民。目前,巴里洛切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觀都與瑞士極為相似,久享“南美洲小瑞士”的盛譽。不僅是有名的滑雪勝地,因其這里春可游湖、夏季避暑、秋觀山景、冬玩滑雪,可以說是是四季咸游。
巴里洛切沒有污染環境的工業,從建城到現在的百多年里,旅游業的發展從未停止過,吸引游客到來的除了美得讓人驚嘆的自然景觀外,還有就是這里人們悠閑的生活方式。每年8月,這里都要舉行盛大的冰雪節,舉辦滑雪比賽、冰球比賽、火炬游行等活動,最有趣的是這里盛產巧克力糖,常年舉辦各種巧克力晚會和評選巧克力皇后等活動。
巴里洛切的成功,除了歸功于大自然的造化,也得益于人們的精心設計和長期經營,依托山水、人文的交相輝映,使得自然景觀與文化景觀相得益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歷史文化資源主導型開發模式——以浙江烏鎮為例
歷史文化資源主導型的小鎮開發模式,主要是依托其保存相對完好的傳統建筑、古建筑,展示歷史文化風貌,體驗傳統生活方式,從而對游客產生特有的吸引力。
烏鎮地處浙江北部桐鄉縣北端,與江蘇吳江縣接壤,西鄰湖州市,雖經2000多年滄桑,仍完整地保存著原有的水鄉古鎮風貌和格局,梁、柱、門、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藝精湛,真實體現了濃郁水鄉風情和深厚文化底蘊。全鎮以河成街,橋街相連,依河筑屋,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呈現一派古樸、明潔的幽靜。
在江南古鎮中,烏鎮開發相對較晚,所以旅游資源的保護和開發比較規范,全鎮共分為傳統作坊區、傳統民居區、傳統文化區、傳統餐飲區、水鄉風情區、傳統商鋪區六區,各區在空間上相互聯系,在旅游形式和旅游功能上相互補充,體現了中國古典民居“以和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和諧相處的整體美,呈現江南水鄉古鎮特有的空間魅力。
⑵旅游接待型小鎮開發模式——以黃山湯口鎮為例
一般而言,旅游接待型小鎮是為前往景區旅游的游客提供住宿服務的小城鎮,同時配套提供食、購、娛等相關服務。雖本身不是景區,但自然生態環境良好,同時作為旅游集散地,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也是旅游房地產開發的最佳區域,既可以開發旅游商業房地產,又可以開發旅游度假房地產。
湯口鎮位于黃山風景區南麓,素有“黃山門戶”之稱。是黃山的主要生活服務基地和旅游接待基地,黃山景區提供的主要是作為核心吸引力的“游”的要素,除了“行”以外,“住、食、購、娛”等四大要素都同湯口鎮緊密相關。
湯口鎮在為黃山風景區旅游服務的同時,還因地制宜積極開發本鎮旅游資源,相繼開發翡翠谷、九龍瀑、野生猴谷景區、天湖景區、香河景區、鳳凰源景區和龍鳳苑景區等7處景區,搭乘黃山旅游的便車和景區串線,年接待人數已突破百萬。
⑶行業依托型小鎮開發模式——以中國博鰲為例
行業依托型,顧名思義,是依靠某種特殊行業,發展形成的旅游宜居小鎮。以會議旅游宜居小鎮(瑞士達沃斯、中國博鰲)為代表。
博鰲鎮位于瓊海市東部海濱,是一個半漁半農的集鎮。自2001年起,國際會議組織——博鰲亞洲論壇將其定位永久性會址所在地,博鰲名聲大噪,進入旅游跨越式發展時期,現已建成博鰲水城、博鰲旅游風景區等旅游項目,以其溫泉玉帶灘、三江入海口等優質旅游資源,形成水中有島、島中有水,秀麗景色和名勝古跡集于一體的南國風光畫卷。目前,博鰲小鎮已發展為海南旅游發展的平臺和加速機,對提高海南旅游的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發揮了重要作用。
⑷生態人居型小鎮開發模式——以成都市龍泉驛區山泉鎮為例
生態人居型是最為普遍的旅游宜居小鎮開發模式,這類小鎮一般處于中大型城市周邊,距離城區較近,本身生態環境優美,且以生態人居為發展特色,主要接待城市休閑居民,開展休閑度假旅游為主。
山泉鎮坐落于龍泉山脈中西部,成都東郊老成渝路20-30公里路段,距成都市區僅20多分鐘車程,氣候宜人,資源豐富,是四川省級花果山風景名勝區、市級旅游度假區,更有亞洲最大的桃花觀賞區,享有“中國桃鄉”的盛譽。
山泉鎮的成功,是其以花果為媒,大力發展農業觀光、休閑旅游產業。山泉鎮依托川西民居特色的原始風貌,以建設“桃花故里、批把原鄉”為突破口,以“村落文化”支撐名鎮建設,帶動農家旅游業及相關產業蓬勃發展,走上了“生態旅游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成為“鄉村旅游勝地”。每年舉行的桃花節、批把節、桃花情歌節、鄉村詩歌節、萬人登山賽、龍泉山豐收節、蟠桃節等節慶活動,己成為成都鄉村旅游的一張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