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林大講堂 » 正文

      西安龍湖園林景觀享譽景觀設計業的經驗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8-16  

        園林先行

        在龍湖,講究“園林是建筑的第一層外立面”。通常都是項目未動,園林先行。

        而且,在強大的客研體系支持下,對于每一個新進入的區域,研發人員都會深入研究該地區特征、自然環境、植物種類以及當地人的偏好,再據此來確定每個項目的園林風格。

        在龍湖,研發會議均必須有項目經理參加,根據客戶需求和競爭對手的情況,對產品進行創新、改革,想辦法解決問題。

        據相關人員介紹,龍湖的景觀設計師在決定如何打造某項目的園林之前,要做很多調查、研究工作。

        比如設計龍湖杭州滟瀾山景觀以前,先在周邊找了幾個公園,從白天蹲點到晚上,持續2到3天,觀察那里的人群以及活動方式,然后和他們做交流,詢問他們理想的公園樣子,然后把得來的靈感在后期景觀設計中融入進去。

        全冠移植

        龍湖景觀的亮點,很大部分功勞來自樹木的全冠移植。雖然現在越來越多的開發商都開始采取這一方式,但龍湖的全冠移植標準尤其嚴苛。

        舉一個龍湖紹興柯橋項目的例子:為了移栽一棵冠幅達10米的楊梅樹,首先要在這棵樹前開條路,并觀察好大樹運送到小區的路線;取樹時要保留樹的全貌,然后拉上平板車固定住;路上還要避開一些高壓線和障礙物;為了減少擾民,提高運送效率,一般都是深夜搬運。

        而且在栽樹時,也沒那么容易。因為一棵樹的觀賞面是360度的,為了保證社區中每一株樹各個角度觀賞起來都是最美觀的,甚至會動用起重機把大樹吊起旋轉,同時派四個工程師站在不同角度觀察,等達到最佳角度時再放下來栽種、回土。

        這樣處理下來,有時候一天甚至幾天只能種一棵樹。

        據介紹,為了使全冠移植的成樹能夠順利度過放根、馴化、移栽、保活等過程,保證成活率,龍湖以同緯度選樹為原則,橫跨華北、西北、東北等地,建設大型苗圃(目前已經有9個苗圃基地)。

        五重景觀

        龍湖是最早在地產業內提出“五重立體景觀”造園理念的開發商之一,也因此而獲得了“中國造園大師”的稱號。

        所謂“五重景觀”,即是利用木、喬、灌、花、草五重植物,形成紛疊交錯的立體綠化景致。

        第一重,高7-15米、胸徑20公分、冠幅5-10米的大喬木,如法桐、國槐等,勾勒天際;

        第二重,高4-5米的大灌木、小喬木,如玉蘭、木槿等,增添層次;

        第三重,高2-3米的中灌木,如碧桃、紫薇等,點綴其中;

        第四重,花卉、小灌木,如迎春、錦帶等,是層次最為豐富的部分;

        第五重,草坪、地面植被,如菊類、景天等,供人近賞。

        各種高度和層次的植物搭配起來,構成一個立體的景觀園林。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龍湖在造園時將物理層面延伸至感受層面,不僅考慮到植被的視覺層次、葉色質感、樹形冠幅、四季色彩的搭配,甚至關照到植物的香氣、鳥類昆蟲的習性,打造出景觀和生態的多樣性和宜居性。

       
       
      [ 學習培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學習培訓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