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林大講堂 » 正文

      城市內澇亟待綠色“海綿”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9-12  

        2016年入夏以來,持續的強降雨令中國多個省市遭遇內澇,城區“看海”現象多發,道路積水中斷,市民淌水過街,大量車輛拋錨、泡損等新聞屢見不鮮。而承擔著增強城市防澇能力重任的海綿城市建設,備受社會關注。

        每當汛期來臨,總有不少城市在風雨中“凌亂”,局地甚至出現嚴重內澇。“海景城市”打亂了城市運轉秩序,也對市民的生產生活造成諸多不便。

        主汛期已過,對于城市管理者來說,需要痛定思痛,多方面下大力氣提升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措施、補足短板、消除隱患,盡快提升城市防汛能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當下一個汛期到來之際,讓市民少些看海的“驚喜”。

        武漢:何日走出“積水潭”

        經過49天高水位運行,8月16日10時,長江武漢關水位降至24.98米,退至25米設防水位以下。武漢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決定于當日終止防汛Ⅳ級應急響應。

        武漢市今夏經歷的多輪強降雨令人印象深刻,據統計,今年6月1日至7月6日,武漢降水量達932.6毫米,比1998年6至8月的總降水量還多出了64.6毫米。武漢城市160余處大面積內澇,公共交通、電力中斷,變成了“東方威尼斯”。而城市內澇嚴重,豈能全怪天氣?

        客觀地講,近些年武漢市治水攻堅計劃還是有成效的。1998年7月,在雨停24小時后,全城有近20%的建成區仍然漬水,且漬水持續多日才逐步退去。而除武昌南湖部分地區外,今年武漢絕大多數漬水點的漬水在當天基本退完。武漢市水務科學研究院相關專家分析,這是因為這些年武漢市排水設施建設力度的加大。

        其實,近些年來武漢市的治水步伐從未停歇。2013年武漢市啟動了“排水三年決戰計劃”。但是3年過去了,武漢主城區內為何還是出現了嚴重的漬水?武漢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說,“三年決戰計劃”雖然改善了一些排水泵站和地下管網的排澇能力,但處于大建設時期的武漢出現了許多大工地,有些或者將排水管道掩埋,或者破壞了管網。

        此外,由于“重地上、輕地下”,導致排水系統建設遠遠落后城市建設。有專家說這是一筆經濟賬在作怪: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投資巨大,要花地方財政的錢,且無法像住房、水電、通訊等系統建設那樣可以快速收回投資。因而很多官員對不被計入政績的“地下世界”輕視敷衍,也就不足為奇。

        這樣一種發展思路無疑是在透支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光鮮亮麗的地上世界,往往經不起一場大雨的檢驗,在狼狽不堪中現出“原形”,招致民意的普遍不滿和詬病。

        不過,華中科技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洪亮平認為,“原有的城市管網建設的確存在著一定問題,但把板子都打在城市排水系統上并不恰當”。他說:“管網只是一個輸送的過程,更關鍵的是城市對雨水的存蓄空間沒了,這才是第一位的原因!”

        近些年,城市硬化面積日趨加大,在建設過程中還把原有的坑塘、湖泊、濕地等自然生態資源都侵占、填埋和破壞了,下雨后水就面臨著“無處可去”的尷尬,這無形中加大了城市內澇的風險。

        填埋湖泊阻礙排洪功能

        洪亮平分析,“武漢發生嚴重的城市內澇,一方面是由于填湖建樓造成城市內部承載空間飽和,另一方面,外江水位高導致的水無處可排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據統計,目前武漢城區湖泊有38個,而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多達127個。為了發展,人們向湖泊爭奪空間、爭奪資源,圍湖造田、填湖建城、攔湖養殖,如今終于嘗到了苦果。

        武昌城區的沙湖,曾是武漢市僅次于東湖的第二大“城中湖”,被稱為武漢市的“城市之肺”。而如今,沙湖的面積僅有50年前的一半。不間斷的填湖開發,把沙湖從東南西北各個方向擠壓,綠色的湖水被黃褐色的土地掩埋。如今,在沙湖沿岸盤踞著水岸星城、夢湖水岸、水云居等樓盤,名字和“水”沾親帶故,雖然均價達到1.1萬元每平方米,但仍舊十分搶手。

        被無止境的開發浪潮吞噬的,何止是沙湖。更多的無名湖泊,在默默無聞中消失。許多有著以湖為名的地方,如楊汊湖、范湖等,只空留地名,不見湖影。這些能夠對雨水徑流起到調節作用的河湖、坑塘、濕地、溝渠、低洼地已經變成了城市建設用地,對雨水徑流的調節、蓄滯作用喪失。

        洪亮平說:“要科學解決城市內澇,從源頭上要減量,中間加大管網的輸送能力,末端還得有地方承載。理想狀態下,應當有梯級的蓄滯排水系統,有先有后有錯峰,這樣才不會把水一下都排到受納水體中。”

       
       
      [ 學習培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學習培訓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