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洋理工大學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連瀛洲紀念獎學金項目主辦的2014“連氏中國發展論壇”10月25日在北京召開。新加坡雅思柏設計事務所董事,前新加坡市區重建局局長兼總規劃師劉太格“略談中國新型城鎮化規劃”的午宴主題演講。
劉太格說,新加坡城市規劃的重點是明智化的城市規劃。新加坡城市跟北京比起來,資源非常稀缺,所以新加坡政府下了很大的決心希望把工作做好。規劃的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它的效果是不能夠立即見效的,可能要到幾十年之后才知道這個方案是正確的還是不正確的,這是行業內最大的挑戰。
因此,一個城市要把規劃做好,最關鍵的是領導層要有決心。有了決心之后,就要選擇適當的理論適合自己的規劃方案。
很多人都在問新加坡的經驗能不能用在中國這樣的大國。劉太格表示,城市的基本規劃原則是應用在城市,而不是應用在國家,所以跟國家大小是沒有關系的,因此甚至可以說有些理論是全球通用的。它們不只可以用在中國,也可以用在其他國家。所以有了這個基本模式,基本原則之后,要因地制宜,要妥善處理,這個也是規劃的一個要點。
提到中國的規劃背景,劉太格覺得是非常優越的,因為中國的客觀條件非常好。劉太格認為,中國政府重視發展,重視規劃。在省市鄉的行政機構,管規劃的人都有很明確的目標,過去是偏重大城市,現在是大中小城市并重,這也是很大的突破。所以中國需要的是比較明智化的規劃理念,這樣的話,中國的城市無論大、中、小都能夠達到國際水平。
在公共住宅方面,劉太格認為新加坡的一個優勢就是在重視開發的同時也重視保護。比如說,現在新加坡有7000多棟老房子是保留的。新加坡的海底世界,能夠保存得這么好,是因為他們很重視海水污染的控制。1991年在編制新一版總體規劃時,新加坡就制定了適合居住、適合娛樂的城市愿景。
劉太格表示,把老城變成新城,工作內容非常多,最關鍵的是如何設計整個城市的結構。在一個總體指導思想下,再去考慮比如保護歷史文化,保護自然資源,保障城市交通等問題。有了這樣一個理念之后,下面才是對這個概念的推廣,把它做好。新加坡用的是英國的體系,在地圖上,商業區是藍色的,藍線都是地鐵線,地鐵交叉的地方就是主要的商業區。新加坡政府一開始就下決心要把城市打造為一個以公交為主的城市,因為這樣一方面可以解決塞車的問題,另一方面就可以達到能耗的下降。以此為基礎,新加坡就可以把古建筑保留下來,把好的資源環境保留下來。新加坡城市雖然很小,但卻被分割成五個片區,每個片區都有片區中心,片區底下還有25個衛星陣,每個衛星陣里面都有小區,所以新加坡中心區的擁堵幾乎是不存在的。
劉太格說,新加坡是以公共交通為主的,雖然人口密度不小,但是宜居性指數卻非常高。城市規劃總體來講就是要用生態造福人民,環境造福人民,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新加坡在1985年已經成為世界級的城市,沒有無家可歸者,這在世界上只有為數不多的城市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