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三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再一次考察了北京,對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作出了重要指示。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的精神,把習總書記的指示精神貫徹到城市建設的行動中去,建設好一個便民、宜居、有活力的北京城市副中心。
城市是為人民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要以人民為中心,最大程度地滿足廣大市民的需要。隨著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的推進,北京的很多城市管理和服務職能與設施都將向北京城市副中心集中,這些職能與設施要最大可能地方便廣大人民的使用,盡可能地減少市民使用過程中的不方便之處,無論是物理設施還是數字化的設施建設,都要以是否便民為標準。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按照“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組團集約緊湊發展”的要求來建設宜居城區、宜居社區,劃定城市的增長邊界,用足用好城市的存量空間,城市建設相對集中,空間緊湊,鼓勵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實現經濟、環境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北京城市副中心還是充滿活力的城區,有著結構多樣的產業、有著形式多元的就業、有著內容多彩的生活。
習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如何建設便民、宜居、有活力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指明了方向。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首先要從大處著眼,在研究清楚國家首都尤其是大國首都副中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尊重城市副中心的發展和建設規律,本著對歷史負責的態度,筑造歷史性工程,按照百年大計、千年大計的要求做好城市規劃和城市設計;要有世界眼光,蘊涵時代精神,也要展現中國元素,讓中國文化的精華凝結在城市中。其次要從小處著手,要把工作做細、做深,除了高標準地建設好行政管理設施、標志性建筑、骨干交通網等重大設施之外,也要細致入微地搞好城市各個生活設施、輔助設施的建設,使得廣大市民的工作與生活更加方便、更加舒適。我們國家的很多城市的主體建筑、標志性設施已經與國際上的大都市差距很小,但在城市的很多細節上還存在很大的差距,需要改進的地方很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過程,要注意這些細節的處理和改進,例如增加適宜日?;顒拥男【G地,提高市民在綠地休閑的便捷程度;多建設小區道路,提高路網密度,增加道路之間的連接;改進交通紅綠燈和交通標示的設置,方便行人的步行等。這些細節看似不重要,但真真切切地影響到廣大市民生活工作的便捷程度,把這些細節真正做好了,就時時刻刻都在反映著黨執政為民的理念。
要把這些事情做好,就需要一個好的城市規劃、城市設計。要緊緊圍繞習總書記指出的“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這個問題,深入思考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城市規劃,發揮城市規劃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發展過程中的引領和保障作用。目前,國內外著名的城市規劃機構正在緊張地參與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規劃,重點地區、重要設施的規劃接近完成,在未來要按照習總書記的指示和要求,繼續做好其它地區的詳細規劃,開展專項規劃,切實做到服務保障能力同城市戰略定位相適應,人口、資源、環境同城市戰略定位相協調,城市布局同城市戰略定位相一致,中國元素和世界眼光、國際標準相得益彰,把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成為完善首都功能、優化首都空間結構的堅強支撐,建設成為體現城市精神、展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