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林大講堂 » 正文

      他山之石:荷蘭花卉產業的成功經驗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6-15  

        荷蘭的花卉業飲譽全球,花卉不僅作為饋贈親友的禮品,而且作為主要出口產品,成為荷蘭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

      他山之石:荷蘭花卉產業的成功經驗

      荷蘭的郁金香花田(中國風景園林網配圖)

        一、專業化生產

        在荷蘭花卉業,分工是非常精細的,生產的只管生產,不管銷售;銷售由拍賣市場負責。在生產中,專業化還體現為一家農戶只種植某種作物,甚至一種作物的一個品種。

        這樣做的優點是,種一樣就把這樣種好、種精,這不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質量,而且形成了規模效益;在促進了品種個性化和技術發展的同時,還防止花農之間的無謂內耗,避免了大家一窩蜂地去種某一個品種。

        在服務上,也有分工極細的專業化公司,育種、溫室、運輸甚至連、栽培用土都有專門的公司負責。

        二、現代化技術的運用

        受氣候、日照和土壤的限制,荷蘭的大部分花卉常年都是在溫室里種植。荷蘭目前溫室建筑面積為1.1億平方米,是世界玻璃溫室總面積的四分之一。溫室不僅保證了花卉不受自然氣候的影響,而且還可以對室內氣候進行電腦控制,通過電腦操縱的供熱和冷卻系統、灌溉系統、氣候控制系統,創造出最適合花卉生長的條件。

        除此之外,溫室內部運輸和切花加工也大部分實現了電腦控制機械操作。這樣,荷蘭人不僅創造了世界一流的鮮花產品,還創造了世界一流的溫室系統和花卉生產設備。

        三、拍賣市場促進了花卉流通

        荷蘭的花卉拍賣市場世界聞名,這些市場除了拍賣荷蘭和歐洲國家的花卉產品外,連南美、亞洲、非洲的花卉和觀賞植物也空運到這里拍賣。可以說,拍賣市場奠定了荷蘭作為世界園藝交易中心和樞紐的地位,是荷蘭農業的一大特色。

        拍賣市場一頭連著農戶。所有在這個市場拍賣產品的農戶都是市場的股東。在荷蘭,花農一般不自行出售自己的產品,而是加入一家拍賣市場,成為拍賣市場的成員,并且按照拍賣市場的要求,把自己的全部產品送到拍賣市場進行拍賣。

        拍賣市場的另一頭連著大批發商和出口公司。這些批發商和出口公司在全國許多拍賣市場注冊登記,獲得席位,并向市場交納席位費、場地費和產品的包裝運輸費用。

        四、創新和創新機制

        創新是荷蘭花卉長盛不衰的根本原因。以郁金香為例,這種原產于中國西藏的花卉共有150個自然品種,經過花農幾百年的的雜交培育,現在已有3000多個品種。

        為了保護育種者的積極性和權利,荷蘭政府嚴格執行有關的知識產權規定,要求生產者必須向某一種花卉的育種者付費并得到特許,才能生產、銷售這種花卉,這種機制保證了荷蘭花卉的持續發展。

       
       
      [ 學習培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學習培訓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