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林文化 » 正文

      王曉群: 致力設計整合創新 提升機場建筑水平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6-05  

        北京市建筑設計院副總建筑師、機場建筑研究中心負責人王曉群,1989年從清華大學建筑系畢業以來在設計院先后主持中華女子學院、北京恒基中心、國防科工委辦公樓、北京瑞城中心、北京凱恒中心等多個大型項目設計。在北京院這座有著良好工作氛圍和深厚技術底蘊的大型設計機構中,他潛心學習積累,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和綜合能力。2004年,他作為中方設計負責人與國外多家機構組成的聯合體,開始了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的設計工作,并從此與機場建筑設計結下了不解之緣。

      \

        在北京T3的設計和建設過程中,他與北京院近百人的設計團隊一道,全程保持著在一線緊張的工作狀態,注重設計的每一道程序和每個細節,對機場的規劃、設計、建設、運行的各個環節都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機場建筑設計是一項綜合性、專業化的系統工作,所包含的內部專業多達數十個,需要協調的外部條件也非常復雜。在與國外設計機構的深度合作中,他們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的機場設計作業平臺和質量控制體系,將眾多的分項專業設計協調整合為一個高效有序的整體,有力地保障了北京T3航站樓設計的順利推進,并為此后的超大復雜項目設計組織和質量控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通過4年的不懈努力,三座航站樓和一座交通中心等130余萬平米的建筑奇跡般地誕生,2008年機場順利通航,以其方便快捷的功能、寬敞舒適的環境和宏偉壯觀的建筑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同,向世界展現出了中國的國門形象。項目榮獲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創作大獎、詹天佑獎、首都新十大建筑等重要獎項和榮譽。

        在北京T3之后的國內機場建設高峰期間,依托北京院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強大的服務保障能力,機場團隊又先后進行了昆明新機場、深圳機場T3航站樓、南寧新機場、桂林機場等數機場的建筑設計工作,通過設計團隊的共同努力,在十年的時間內,逐漸形成并鞏固了北京院在大型機場專業設計領域的顯著優勢和品牌形象。

        2008—2012年,王曉群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了昆明新機場航站樓及交通中心共計70余萬平米的建筑設計,主導了從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工地服務、轉場運營保障等全部設計過程和后期設計服務。在08年主體設計階段,他與60多名院內員工克服困難、常駐昆明一年進行現場設計,有力保證了設計進度推進和完成質量。作為設計的組織者和牽頭人,對外與建設業主及眾多機場運行管理方進行全面深入的溝通,使設計能夠全面地滿足多方使用需求;對內主持主要技術方案的制定,以及眾多專業和合作單位的設計協同,保證了設計的整體合理性和專業協調性,并直接繪制了部分重要的設計圖紙。在09—12年,作為設計單位的主要代表多數時間仍駐昆明,繼續主持后續裝修設計、配合使用單位的陸續介入進行設計調整。頻繁親赴施工現場,協調施工單位處理現場問題、協調眾多材料設備供應商,保證了設計得以完整實現,并為工程順利投入運營使用提供了設計保障。4年中,王曉群多次獲評新機場建設先進個人,并于機場通航后獲云南省政府頒發的“昆明新機場建設一等功”。

        從北京T3的中外合作設計,到昆明等機場的國內主導設計,北京院的機場設計團隊通過不斷的工程實踐,完成了技術水平的一次跨越。作為國內團隊主導的超大型機場建筑項目,昆明新機場設計立足于對建設需求和環境條件的深入分析,采用了適應山地條件的錯層設計、超大基礎減隔震設計、行李設備系統國產化、大跨度屋面網架等一系列技術創新措施,獲多個專業技術獎項和國內機場首個國家級“綠色三星認證”。航站樓建筑以彩帶拱形結構支撐起的金色雙坡屋面、大幅面無框拉索玻璃幕墻、空間效果和建筑細節并重的室內設計,形成了鮮明的地域特色環境特色,獲得了建設方的高度認可和廣大市民的喜愛。項目設計榮獲北京市和云南省的優秀工程一等獎、中國勘察設計協會一等獎、詹天佑獎、亞洲建筑師協會金獎等多項榮譽獎項。

        在持續的工程實踐的同時,注重不斷的積累和總結。在緊張的工作間隙,王曉群帶領機場設計團隊廣泛搜集整理機場設計資料,主編、參編了機場設計資料集、交通樞紐設計規范、建筑學名詞—機場部分、昆明新機場技術創新專輯等規范和技術資料。2014年初,響應北京院專業化發展規劃,依托機場設計團隊整體實力,他作為主要策劃人牽頭成立了機場建筑研究中心,致力于完善專業協同平臺、整合技術組織框架、提升設計的效率和質量;從機場規劃構型、綜合交通、建筑效率、功能流程、空間組織、旅客服務、綠色節能等多方面對以航站樓為核心的機場建筑展開了全面立體的研究,尋找機場建筑設計的創新點。把這些來自于設計實踐的研究即時回用于具體項目設計,在多個機場建設方案創作中集中體現,獲得顯著的成效和業內的良好反響,形成了設計實踐和理論研究的良性循環。

        機場這類專業的大型復雜項目,對任何設計人和設計團隊都是巨大的挑戰。對此,王曉群說:“不斷學習、團隊協作、技術整合、創新意識是提升機場建筑設計水平的根本保障。”

       
       
      [ 學習培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學習培訓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