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林大講堂 » 正文

      陳從周,中國園林繞不開的人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7-29  

        談及中國園林,繞不開陳從周。《蘇州園林》、《說園》兩冊即奠定了他在園林藝術上的地位。這兩冊書,門內人可作研究之用,門外人則完全可拿來當美文讀。在陳從周眼里,中國園林實為“文人園”,離不了詩情畫意。與之相宜的是,書寫者、研究者也應有詩畫功、文人氣,才能更充分地讀懂園林,造好園林。確實,學中文出身的陳從周對美術、哲學、歷史、戲曲等都有著相當的涉獵,其中國畫一門,就曾拜于張大千門下,至于詩詞,則師從國學大師夏承燾。

        “陳從周就是道墟人,講的也是一口純正方言。”上周六,在紹興倉橋直街外沿幾經兜轉,記者有幸尋訪到徐文成老人。徐老今年虛歲七十九,談及早年與陳從周的交往,談興甚濃。而每憶及陳從周關于園林的“經典語錄”,總忍不住唏噓良久。

        “阿Q同鄉”對園林藝術有獨到見解

        陳從周的贈書是徐文成的寶貝。徐文成手上的一冊散文集《簾青集》,即由陳從周所作所贈。書一開,扉頁上“阿Q同鄉”的一枚篆印引人注意。說及緣由,陳從周有言:“大凡紹興人,都愛稱自己為魯迅的同鄉,我卻刻了一方‘我與阿Q為同鄉’的私章。”

        徐文成與陳從周的相識可追溯至1983年。當年,徐文成主管紹興市的城建工作,時為同濟大學建筑系教授的陳從周則受聘為顧問,每年都來紹興。東湖修復,應天塔與府山公園的整修,都留下了陳從周的印跡。其中,“復原觀景倍于前”的東湖,陳從周專門撰有《東湖小記》一幅。

        “園林是文化,非土木綠化。”早年學國防出身的徐文成每憶及陳從周關于園林的“經典語錄”,忍不住唏噓良久。徐文成說,陳先生的不少論見,在今天看來,也還是照樣發人深思。據了解,貝聿銘建筑師事務所聘請的唯一顧問正是陳從周。很有可能,在一位現代派世界建筑巨擘眼里,也看到了陳先生獨到的領先。

        陳先生跟人聊天,也同樣是妙語連珠。有一回,陳從周到東湖,與工作人員同走小徑,便信手一拈:園中小徑,曲中有直應如蛇游,直中有曲要像狗跑。念叨起府山公園的定位,則說城中公園,貴在“野趣”。

        陳從周去世于2000年3月5日,享年八十二歲。徐文成當日收到從同濟大學寄來的訃告,扼腕不已。據了解,1987年,陳從周唯一的兒子在美國遇害,一句“抱緊兒孫向后看”,強忍悲痛的晚境同樣讓人唏噓不已。

        “章家外孫”曾回道墟尋根

        陳從周也曾回家鄉尋根。區鄉賢研究會會長陳秋強和記者說起這一段,津津樂道。1983年,當時的道墟中學,也即舊時的章泉記臺門,來了一位高高瘦瘦的老人,身邊還有兩個年輕人,自報家門:同濟大學師生。

        當時的總務處主任盧承箕似有直覺,脫口而出:“您是陳從周教授?”陳從周則問,“您姓章?”當得知對方姓盧而非章,陳從周有些黯然,不過,盧承箕接下來的補充,又讓他喜出望外。原來,盧承箕雖不姓章,但外婆家倒是姓章,所以是章家的外孫。巧的是,陳從周恰也是章家的外孫。

        外孫見外孫,興頭就上來了。章姓在道墟是個大姓,出過不少名人,也形成了章家人的特征。于是,盧承箕連拋兩問:“實齋先生是誰?道墟章姓有何特點?”陳從周倒是從容不迫:“實齋先生就是章學誠先生,是著名的方志學家;至于章姓的特點嘛,小腳趾上有顆螺螄痕。”簡短的兩問兩答,一下就坐實了陳從周地道的章家外孫身份。

        此后,兩人多有書信往來。按陳從周的脾氣,書信也兼附贈書。時至今日,兩位老“外孫”也都已作古。但兩人的相識與交往經歷仍值得同鄉之人久久回味。

       
       
      [ 學習培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學習培訓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