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企業人物 » 正文

      楊雪梅:菊花飄香財富來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2-09  
      一個醫科大學畢業的女孩子,在分配到一家醫院工作幾年后,竟然辭職放棄穩定的工作,并動員自己的男友與她一道回鄉創業,帶動當
            一個醫科大學畢業的女孩子,在分配到一家醫院工作幾年后,竟然辭職放棄穩定的工作,并動員自己的男友與她一道回鄉創業,帶動當地鄉親走上致富之路。 
       
            立志回鄉創業
       
            重慶云陽縣堰平鄉中升村,是三峽腹地一個山高路遠的貧困小山村。由于村里交通不便,經濟發展非常落后,村里的人都跑到外面打工去了。村里有個楊獸醫,在 村里開了個店子,盡管比普通村民日子過得稍好一點,但也十分拮據。楊獸醫有個女兒叫楊雪梅,從小聰明伶俐,刻苦好學。楊獸醫望女成鳳,便千方百計省吃儉用,供女兒上學。2000年,楊雪梅不辜負父親的期望,考上了重慶醫科大學中醫藥專業。2005年從重慶醫科大學畢業后,楊雪梅被市中醫院錄用,成為護士培訓師,一個月的收入有4000元左右。那時,她的男友也在一家醫院當醫生,而且家里還有一個中醫診所。
       
            如果楊雪梅安于現狀,按大多數人的活法,她也就結婚生子,過上衣食不愁的安穩日子。但是一次意外回鄉,讓楊雪梅徹底改變了自己的生活軌跡。那是2008年初,她的奶奶去世,她回老家奔喪。在老家,她看到家鄉成片荒蕪的田地無人耕種,村里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仍然過著十分貧困的生活,她被深深地刺痛了。回城后,楊雪梅好幾個晚上都難以入睡,鄉親們無助而又期盼的眼神始終在她腦海浮現。她甚至有一種沖動,想去幫助這些鄉親,可是她卻無從下手。
       
            直到有一天,楊雪梅偶爾去醫院的中藥房,發現里面有大量的菊花、半夏、金銀花等中藥材,她突然眼睛一亮,如果在家鄉荒蕪的土地上種中藥材的話,那么鄉親們就能逐漸改變貧窮的面貌了。
       
            有了這個想法之后,楊雪梅就一直在盤算著如何去實現這個愿望。經過一番認真思考后,楊雪梅把自己的想法和男朋友和盤托出了。沒想到男朋友非常贊成,支持楊雪梅去干一番事業。于是,楊雪梅打定了主意,要回鄉去種植中藥材,帶動村民們致富。
       
            頂住壓力,失敗不輕言放棄
       
            令楊雪梅意想不到的是,當她把回鄉種植中藥材創業致富的事情說出后,家里的父母和親朋好友卻都一致反對,而且態度非常堅決。他們認為,好不容易讀大學走出了窮山村,在城市里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還有自己的一家中藥美容院,生活已經是非常穩定了,為何要重回鄉下再來吃苦呢?村里的人一時也流言蜚語,說是楊雪梅在城里出了問題了,混不下去了,只好到鄉下來搞什么種植業。
       
            家人的強烈反對和村民的說三道四,都沒能阻止楊雪梅回鄉創業的決心。她把家鄉的土壤、氣候、水源等地理環境資料送給重慶市藥物種植研究所的科研人員,請求進行環境研判。當得到了家鄉適合藥材種植的認定后,2008年初,她賣掉了自己開業僅半年多的中藥美容院,拿出了自己和男朋友一起省吃儉用的積蓄,還向親朋好友借了20多萬元,創辦了云陽蕓山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種植中藥材,需要大量的土地,靠自家的那幾畝地肯定是不行的。為了能向村民們流轉到土地,楊雪梅只好挨家挨戶去做動員說服工作。她一遍遍告訴村民們,種中藥材比種紅苕要賺錢得多。村民們就說,如果虧損了怎么辦?楊雪梅堅定地說,虧了不用你們管,該承擔的由我承擔。經過楊雪梅2個多月的走訪,終于從20多戶人家手里流轉到了30多畝土地。
       
            有了30多畝土地的種植面積后,楊雪梅種植的第一個品種是“旱半夏”。由于土壤適合這種中草藥的種植,在楊雪梅和農戶的精心培育和管理下,旱半夏長勢非常好。到了9月份時,眼看豐收在即,不料,連續出現的陰雨天氣,致使80%的旱半夏都爛在了田里。楊雪梅沒一點辦法,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投入的20多萬元虧損過半。為了不失信于農戶,楊雪梅自己承擔了全部的損失。
       
            第一次種植失敗了,但是楊雪梅并不輕言放棄。經向專家請教后,她才知道旱半夏抗澇性比較差,在云陽多雨的地區不太適合種植。在專家的指導下,她選擇了種植杭白菊,因為這個品種不但耐陰,而且抗澇性也非常好。
       
            再次種植杭白菊時,楊雪梅的資金已經是非常艱難了。她賣掉了家里所有值錢的東西,以此來買化肥,付農民工資。為了確保杭白菊種植成功,楊雪梅連自己吃飯的錢都是省了再省,甚至有時為了節約一塊錢,到縣城里辦事她都選擇走路。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她變得又瘦又黑。當她的父母看到女兒如此堅強,而且創業的決心又是如此堅定,也被感動了,拿出了賣掉家里老房子的10萬塊錢,交給楊雪梅。家人的支持給了楊雪梅很大的勇氣。有了資金,她又進一步擴大了種植面積。蒼天不負有心人,楊雪梅杭白菊終于種植成功了,而且第一次就獲得了大豐收。
       
            正當種植發展需要更大資金投入時,作為云陽縣對口援助的九龍坡區給楊雪梅提供了80萬元無息貸款。得到了這筆資金,楊雪梅如虎添翼。她再次向村民們征地400畝,種植品種上不光是杭白菊了,還增加了金銀花、川明參、沙參等。
       
            為了汲取上次失敗的教訓,楊雪梅懂得了要依靠科學種植。她依托自己的母校重慶醫科大學和重慶中藥材種植研究院,聘請了中藥材專家當顧問,并虛心向長期從事藥用菊花和中藥材種植的專業戶學習取經。為掌握中藥材種植新技術,楊雪梅自己組織人員一起赴浙江桐鄉、安徽黃山參加培訓。
       
            在種植技術和種植面積都得到大幅提高的情況下,楊雪梅的中藥材種植終于扭虧為盈了。2009年,收獲了白菊45噸,貢菊15噸,金銀花10噸,川明參15噸,這些產品不僅賣給市內各大中藥飲片加工廠,還銷給許多大型超市,創產值620萬元。
       
            創業成功,不忘帶動鄉親共同致富
       
            取得創業成功的楊雪梅,沒有忘記自己當初立下的要帶動村民致富的誓言。她開始充分發動四周的鄉親加入到中藥材種植的隊伍中來。當地村民看到楊雪梅種植中藥材致了富,都紛紛響應她的號召,加入到了種植中藥材的行列。看到眾多的村民們積極響應種植中藥材,楊雪梅便成立了“云陽縣堰坪鄉菊花種植協會”,她打算走“公司+協會+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路子,這樣能夠最大規模地帶動當地的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楊雪梅不光是動員農民加入到中藥材的種植中來,而且還給他們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為保證農戶們種植中藥材的穩產,楊雪梅在當地組織了38期菊花種植和采收技術培訓班,受訓農民達2800多人次。在推廣種植新技術、新方法和防治病蟲害方面,楊雪梅印制了12000份菊花種植小冊子、宣傳單等。誰家在種植過程中遇到問題,楊雪梅都親自趕過去作技術指導。
       
            2011年,楊雪梅在云陽縣堰坪鄉、紅獅鎮分別建立了1200畝和1000畝藥菊種植基地,創產值800萬元,讓1160多農戶實現增收。現在楊雪梅已成為云陽農村科技致富的帶頭人。她計劃在云陽兩個鄉鎮及東部扶貧開發區再開辟藥食兩用優質中藥材生產基地3萬畝,實現年銷售收入上億元,帶動2000戶以上農戶增收致富。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