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冠中
工業設計學術帶頭人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責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我今天講的是怎么思維,怎么來思考問題,因為我是搞設計的,所以我從設計的角度來談。
我認為設計是一種智慧,是一種思維方式。咱們年輕人往往喜歡用眼睛、用感官去感受,但可能也不能光靠眼睛和感官。我們講智慧這兩個字,什么叫智,智就是聰明,有很多主意和想法。慧是什么呢,慧是冷靜下來,排除一些東西,約簡一些東西,凝聚下來的東西叫慧。
我認為,設計是一種智慧,我把它叫第三種智慧,因為科學的極端是會毀滅人類的,而藝術的極端則會讓人完全潛入到自我的世界里,只有設計既要往前走,但是也會反省。
01設計要制約
這個世界現在已經七十二億人了,我們的資源有這么多嗎?英國做了一個統計,英國人平均生活水平是世界中等偏上的,如果七十二億人都要像英國人那樣生活的話,要五個地球才夠。
而設計不是這樣,設計要制約。有些人可能以為設計就是一個酷的商品,一個時尚的商品。但設計絕對不是這些表面現象。去年雙十一我相信咱們年輕人都買了很多東西,但你想沒想過,你買了有什么用,你為什么要買它?
這種大眾消費理念恰恰是商人的陰謀,年輕人都非常踴躍,而且越年輕越踴躍,而我認為未來的社會,不是什么都要有,咱們現在是你有我也有,你有這輛車,我還有輛更高級的車,你有二室一廳,我有三室一廳。設計不是,設計要創造一個合理的生存方式。
我經常說,你要那么多房子干嘛,你睡著了不就是兩平方米嗎?任何一件產品,你們身上穿的衣服,你們手里拿的iPhone也好,作為設計人想的是什么?它首先要被制造出來,所以被叫做產品,同時被流通叫商品,還要被使用叫用品,扔到垃圾箱叫廢品。
所以一個設計的東西你要經過這四個社會程序,難道光酷就行了嗎?沒有這么簡單,所以設計師并不是說光做出一個非常漂亮的東西就行,背后的問題不解決,它肯定被社會淘汰,而且引導著我們往相反的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