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城市建設我們要有一個遠景,也就是我們的中國夢。城市建設的夢是什么,國務院下屬的各部、各總局對城市建設很支持,也形成了很多名目,如綠城、森林城市、花園城市、園林城市、生態園林城市等,但我覺得我們的城市應該有一個終極目標,那就是錢學森先生1985年在《人民日報》上提出的,建議中國建立山水城市。”9月16日開幕的南京世界屋頂綠化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孟兆禎闡述了他作為一個老園林工作者關于城市建設的中國夢。
山水城市彰顯中國特色
為什么說山水城市是園林版的中國夢呢?孟兆禎認為,山水城市彰顯的是中國特色的城市建設之路,不是有山有水就是山水城市。山水城市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和思想,強調自然與人類和諧共處,強調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的協調發展,是要將我國的自然山水畫移植進城市建設,把中國園林構筑藝術應用到城市大區域建設當中。它包含生態城市的全部內涵:不僅是自然環境生態,還包含社會生態、經濟生態、文化生態等。山水城市的提出,使我國城市建設既有生態城市的物質基礎,又有深厚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底蘊,其根本指向是生態文明。
孟兆禎指出,中國園林不是建筑的附屬品,而是獨立的園林藝術,因此出現了很多山水詩、山水畫。打造山水城市就是要把山水詩、山水畫融入城市建設。錢學森曾說,他設想的山水城市是把微觀傳統園林思想與整個城市結合起來,讓每個市民生活在園林之中,而不是要市民去找園林綠地、風景名勝。山水城市概念是從中國幾千年對人居環境的構筑與發展中總結出來的,有著極為現實的人居理想,這個園林版的中國夢有助于推動我國城市建設健康發展。
山水城市兩個基本點
什么是山水城市?孟兆禎歸結為兩個基本點,一是綠地率要達到50%,二是把中國的山水詩和山水畫融匯到城市建設中。
對于50%的綠地率,孟兆禎認為是可以達到的。目前國內園林城市綠地率是30%,也有接近40%的,而北歐國家有超過50%的。最近李克強總理表態中國要走綠色發展道路,對于環境保護出重拳。政府態度很明確,現在離百年國慶還有30多年,只要我們認真貫徹,50%的綠地率是可以爭取的。
對于屋頂綠化是否算綠地,如何把屋頂綠化納入城市總體建設系統,孟兆禎認為,城市土地分兩類,一是自然土地,即以往進行的綠地建設;二是人造地面,主要指屋頂綠化或屋頂花園,這兩方面都不可偏廢。從發展的角度看,一個城市不僅自然地面要有綠地系統,人造地面的屋頂綠化也要成系統,應把兩個系統結合起來共同建設。 綠地率指自然地面的綠化,屋頂綠化不應計入,將來計算綠地率時可按兩種指標計算。“未來大地綠化、屋頂綠化、通過攀援植物或綠墻垂直綠化可以連成一體,這樣在人居環境里,從地面到高空都有綠色,我覺得這就是我們的前景。”孟兆禎對未來城市綠化充滿憧憬。
“中國夢就是我們的綜合國力,而園林綠化也是綜合國力不可少的部分,因此要做出中國特色、地方風格。”孟兆禎說。他認為中國園林要做到賞心悅目,這正是山水城市的中國特色。中國園林講究“外師造化、內得心源”、“巧于因借、精在體宜”,就是要求設計師把握好場地特色,創作出不同特色的山水畫、山水詩的意境,這樣才能避免千園一面、千城一面,走中國特色、地方風格的城市建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