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風景園林師 » 正文

      遺產地的保護和利用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7-06-08  

        記者:施秉白云巖喀斯特申遺成功的意義是什么?

        肖高林:就發(fā)展而言,首先提升施秉以及貴州在國內國際的知名度,有利于打造我省旅游精品。一直以來,省內旅游資源整體是星星多、月亮少。施秉云臺山入遺后,無疑是旅游名片上的又一亮點。我們的鄰省四川,堪稱申遺的航空母艦,坐擁5處世界遺產,以5處遺產地帶動了全省的旅游發(fā)展。

        同時,施秉云臺山列入世界遺產后,意味著必須遵守《世界遺產公約》,對當?shù)厣鷳B(tài)環(huán)境的保護也被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記者:在今年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澳大利亞的大堡礁因過度開發(fā)遭到警告,我們在利用世界遺產地的同時,如何平衡發(fā)展和保護,有無相關的保護規(guī)劃?

        肖高林:關于施秉云臺山的保護管理規(guī)劃,是在申報前就必須準備好的,是必備材料之一,申報時要一并提交給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規(guī)劃是在《世界遺產公約》規(guī)定下,對遺產地進行不同的區(qū)域規(guī)劃,有核心區(qū)、緩沖區(qū)、實驗區(qū),每個區(qū)域功能不同,如核心區(qū)是絕對不能進行開發(fā)利用的。

        申遺成功并非結束,而是開始。申遺成功,并不意味著可以抱著“世界自然遺產”的金字招牌高枕無憂了。按照《世界遺產公約》,遺產地每6年要接受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評定。如果沒有保護好,可能就得接受審議、被列入“黑名單”,甚至被摘牌。而一旦被摘牌,幾乎意味著終身否定。

        記者:荔波因申遺及自然遺產的保護管理支出是如何解決的?

        肖高林:荔波申遺花費多用在基礎設施、配套設施和環(huán)境整治上,即使不申遺,這也是當?shù)卣畱撟龅?。申遺成功后,給荔波帶來的巨大發(fā)展也是有目共睹的。

        另外,因為《公約》和保護管理規(guī)劃的存在,當?shù)卦诎l(fā)展經濟時的確受到限制。目前,省政府每年都會向省內的遺產地投入1千萬元保護資金。另外,中央相關部委也正在展開調研,有望對自然遺產地實施生態(tài)補償。

        記者:在保護世界遺產方面我省有哪些舉措?如洛陽立法保護和法國引進、培養(yǎng)遺產保護專業(yè)人才等。外地、外國的措施有無可借鑒之處?

        肖高林:目前,我們也正在著手從立法上努力。例如荔波,今年年底有望通過《黔南州荔波縣自然遺產保護條例》,不僅針對荔波一地,樟江上游的獨山、三都相關區(qū)域也將被納入保護范圍。另外,赤水方面,我們也正在努力和四川方面交涉,對赤水河建立全流域的保護。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