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大師專欄 » 正文

      北林60年校慶:孟兆禎院士從業60年精彩講座(多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6-12  

          2012年10月14日,北京林業大學邀請了校友孟兆禎院士為北林學子做了題為《巧于因借精在體宜》的講座,本次講座由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王向榮教授主持。今年是孟兆禎院士從事風景園林行業60年,同時他的母校北京林業大學也迎來了建校60周年校慶。孟院士在講座中暢談了自己從事風景園林行業60年來的經驗,剖析了“巧于因借、精在體宜”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在中國園林藝術理法方面的經驗和心得。

      中國風景園林網 孟兆禎 北林60周年慶 園林動態

      孟兆禎院士應邀講座為母校60周年慶獻禮

        本次講座持續了近三個小時,80歲高齡的孟院士在講座中廣征博引、張弛有度、風趣幽默,同時對北林、對園林高校學子也提出了殷切期望,學子們在歡笑中學習到了學科精髓,講座中多次響起熱烈的掌聲。中國風景園林網記者有幸現場聆聽了孟院士的講座。下面整理孟院士在講座中的重要內容,請中國風景園林網網友及關注我國風景園林事業的朋友共享。

        治學嚴謹,學無止境

        我國園林行業具有獨特而優秀的傳統,重要的一條是“巧于因借、精在體宜”。孟院士自稱從業60年來一直在學習,對于“巧于因借、精在體宜”這句話的思考和實踐更是貫徹了自己多年的工作研究中,去年自己更有了新的認識。

        孟院士說,從自己剛入行老師就教導自己要“巧于因借、精在體宜”,自己也對學生強調這句話的重要意義,但是在教學和實踐中,這句話有一定的模糊性,造成很多的困惑。自己和很多風景園林師都把借看作是借代的借,走了數十年彎路,近年他查閱多種資料進行考證,有了更新的認識。孟院士說,巧是靈巧,因借,不是借用,而是世界上的事物都有因果關系;設計是果,我們要找因。借是憑藉的意思,借景是憑借什么造景,在古代借和藉是一個字。古代說人之本在地,地之本在宜。“巧于因借、精在體宜”這八個字是古代園林藝術的核心,我們強調的人杰地靈天人合一,與古人強調的才正好相符。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