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百科 » 正文

      蠟楊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10-12  

      蠟楊梅種子如何保存

      蠟楊梅種子如何保存

      放在干燥地方就行。

      1.冷藏 冷庫可以保持粟果適宜的貯藏溫度,并且通過加濕或保濕措施,獲得理想的貯藏效果。 將板粟裝在麻袋或筐中,內襯打孔塑料薄膜可減少粟果失重和避免二氧化碳傷害,效果更好。碼垛時要注意留出通風換氣,如能使用架藏效果更佳。

      2.氣調貯藏或薄膜袋(硅窗袋)貯藏 氣調貯藏可以有效地控制發芽和霉爛,但是要注意二氧化碳不能超過10%,否則粟果會受到二氧化碳傷害,果肉褐變,味道變苦。如果二氧化碳濃度過度,可以用0.5-1%的消石灰或二氧化碳脫除器脫去多余的二氧化碳。除了氣調庫或塑料大帳氣調外,還可以用0.04-0.06mm打孔聚烯薄膜袋或硅窗氣調袋來貯藏粟果,如果將塑料薄膜與防腐劑相結合使用,不僅可以養活板粟失重,還可以降低腐爛率。

      具體做法是,將粟果浸入500ppm2,4-DLK 2000ppm托布津溶液中三分鐘,瀝去水分,裝入0.06mm厚的打孔聚乙烯薄膜袋中,置于0℃庫中,可以貯藏到第二年的5-6月份。板粟價值會增值數倍。

      3.沙藏法 沙藏法在板粟產區普遍使用,在堆藏空地、溝藏的溝庫或窖中地面上,先鋪4-6厘米厚的濕沙,沙的濕度以手捏不成團為宜。然后放一層粟子鋪一層濕沙,堆積厚度為50-60厘米,頂上再鋪6-8厘米濕沙。

      當沙面顯現干燥時可以水噴濕,也可用濕稻殼或濕鋸末代替濕沙,但必須是新鮮無霉爛的。沙藏法的貯藏溫度變化較大,濕度也不易掌握,因此發芽、腐爛和霉變率較高,不能長期貯藏。

      蠟楊梅習性

      蠟楊梅 系常綠小喬木,高2-3米,越往南方植株越高可超過5米,越往北方植株生長就比較矮小;全株有香氣,葉蠟質有光澤,蠟楊梅的品種有很多,可根據個人喜好將其修剪成各樣的形狀,但不能修剪得太厲害,過猶不及

      蠟楊梅喜光,也耐半陰,喜溫暖濕潤氣候,具有一定耐寒性,其耐鹽堿、耐旱、耐水濕,適生于沿海地區和沼澤地適應性強,分布緯度跨度范圍大,適合生長范圍為植物生境區7-11,在美國幾乎覆蓋了所有的沿海地帶,分布極為廣泛。

      系常綠小喬木蠟楊梅

      蠟楊梅

      ,高2-3米,越往南方植株越高可超過5米,越往北方植株生長就比較矮小;全株有香氣,葉蠟質有光澤,新葉翠綠色彩鮮艷,葉背布滿黃色小腺點,揉搓有濃烈香氣,具有提神醒腦的功效;果藍色(如圖3),冬季不落,果實直徑3mm左右,外包厚厚的蠟層,可用做蠟燭的原料。葉子和果實具有藥用價值。放在櫥柜或抽屜中,用于驅蟲。

      蠟楊梅園林價值

      園林

      蠟楊梅株形優美,枝繁葉茂,耐修剪,不僅可以做小喬木觀賞,亦是可修剪成球形,園林用途廣。

      1、球形運用:

      蠟楊梅具有良好的萌辟性,耐修剪,可以修剪成球形、蘑菇型、方形等各種形狀,與各景觀小喬木或高大喬木搭配種植。可以根據需要塑造出各種富有藝術性的植物雕塑景觀,為公園、私家庭院或街頭綠地增添熱鬧氣氛。

      2、綠籬運用:

      蠟楊梅亦可做綠籬修剪,因其良好的萌辟性,樹枝在不斷的修剪下可促使基部萌發許多新的枝條,使整個株型顯得飽滿嚴實,可替代 蠟楊梅

      蠟楊梅

      水蠟、海桐等常規綠籬品種。

      3、小喬木運用:

      蠟楊梅在小苗期進行適當的整枝修剪,保持其頂端生長優勢,可使植株長成優良的景觀小喬木,提升苗木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做為景觀小喬木可種植于庭院、停車場隔離帶、公園。

      4、色塊運用:

      蠟楊梅四季常綠,新葉翠綠鮮艷,小苗經修剪培育后控制其生長勢可做為很好的色塊種植材料。蠟楊梅不論是叢植、片植還是孤植都可以達到良好的景觀效果。在小庭院中小苗孤植也不失其清秀可人的風姿,別有一番風味。

      蠟楊梅果能吃嗎

      蠟楊梅果能吃嗎

      蠟楊梅果可以吃

      東魁楊梅與蠟楊梅的嫁接方法

      嫁接方法:在5月中下旬,樹液己開始流動,離皮的情況下,選用擂皮接,它是枝接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多用于高接換頭。

        1.砧木的處理:將準備嫁接的白榆在要求的位置鋸斷或剪斷,斷面要與枝干垂直,截口要用刀削平,以利愈合,并且抹去砧木上其它萌芽。

        2.接穗的處理:把接穗削成長2一3om的長削面,如果接穗粗,削面稍長些。在長削面的背面削成icm左右的削面,使下端稍尖,形成一個楔形,接穗留2一3個芽,接穗削成厚度在03一住scm,最好每個削面都一刀削成。接穗隨接隨削,以防風干。

        3.嫁接:將削好的接穗插人砧木的木質部和皮層之間,長削面緊貼砧木木質部,然后用塑料條綁縛,要求綁緊。同時,春穗需套袋,減弱蒸騰作用,減少水分散失。

        嫁接后的田間管理:嫁接后應及時灌水,并注意砧木干上的白榆萌芽狀況,發現萌芽應及時抹去,減少養分消耗,有利于接穗成活。接后7天就可以觀察其成活狀況,接穗青綠,芽苞鼓脹是成活的。對于沒有成活的應及時補接。14一21天以后,就可以解開綁縛,以利于其生長。如過遲,會使綁縛物嵌人皮層,即使成活,也易風倒折冠。在生長過程中,注意整形,防止偏冠。同時,注意病蟲害的發生,接后第2年春即可出圃。垂偷嫁接繁殖還有其它方法,此法只是其中之一。另外,也同樣適用于其它高枝改頭嫁接繁殖。第二年每一主枝上選留2至3個延長枝向外延伸生長,可從新梢彎處截去,促進新梢生長,剪口在枝條打彎向下3至5厘米處,留背上枝。剪口平滑,向下。側枝按照“留優去劣,去密留稀,分布均勻,考慮距離”的原則修剪。剪口不能太靠下,以免形成窄小樹冠。剪口靠上,容易形成開闊的傘形樹冠。同時要及時剪除內膛的下垂及高出傘頂的枝條。

       
       
      [ 植物百科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植物百科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