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隔壁是銷售部門,上個月的銷冠是一位初中學歷的90后,獎金領了4萬。他暗戳戳算了算,這個跟他同齡的銷售,全年收入幾乎是他2倍了。
“憑什么啊?”這位90后小哥哥顯然很不爽,覺得公司只在乎能直接收回來錢的部門,而他們做技術的部門,熬夜加班一點不少,價值反而被忽視了。如今傳說公司要裁人,指標也在技術部門和一些支撐部門,卻獨獨沒有銷售部門。有種這么多年書白讀了的不公平感。
群友也大多支持小哥哥,各自講述著當下寒冬的職場心酸。今天,先不聊公司利益分配機制的問題。先聊聊,憑什么?
1、低底薪高提成
在小哥哥的這個例子里,我們可以看到,90后高收入的銷售,拿到的高收入是獎金,而上個月領了4萬的前提,是他得了銷冠。幾乎所有的銷售工作,都是低底薪高提成的收入結構。很多銷售工作,甚至0底薪。
我們在一、二線城市滿大街都能看見的某知名房產中介銷售,就是0底薪。一兩個月沒有業績,公司幫你墊付社保,有了業績,再從提成里扣除社保的錢還給公司;連續幾個月出不了業績,卷鋪蓋走人。
0底薪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公司風險的轉嫁。你有本事為公司創造價值,公司愿意和你分享勝利的果實;你沒本事,對不起公司不養閑人。
技術部門、支撐部門是為公司的長期目標服務的,是公司的重要競爭力。但是由于這些部門不僅離錢遠,離風險也遠,大鍋飯慣了,是最容易滋生混日子的人的。其實適當的末位淘汰,對真正有價值的人,是正向激勵。
2、壓力巨大
銷售是一個壓力巨大的職業。曾經有朋友在銷售部門做培訓,我找她辦事情,剛好看見他們公司清晨的銷售動員會,所有人打雞血一樣在喊口號。剛畢業的我被嚇到了,逃到她辦公室,問她銷售們為什么一大早這么有激情?她說:“你知道他們每天要面對多少拒絕嗎?如果不能自己鼓勵自己,不能感受到身后集體的力量,根本堅持不下去。”
曾經替我們CEO去參加了一個給創業者開的課程。主辦方請了阿里著名的中供鐵軍出來的牛人來分享。中供鐵軍是阿里強大的地面銷售團隊。從B2B起家的阿里巴巴,依靠著挨家挨戶地推的強悍銷售團隊,培育了中國第一批互聯網商家。從這個團隊里,走出了一大批高管和我們耳熟能詳的創業CEO:滴滴打車的創始人兼CEO程維,美團網的COO干嘉偉,大眾點評的COO呂廣渝,去哪兒網COO張強……
分享者說,他們中供鐵軍,是阿里的泥腿子。泥腿子招聘里有一條,是要招“苦大仇深”的人。什么是苦大仇深?就是你小時候的生活越苦,對自己的現狀越不滿越好。因為銷售實在是太苦了,壓力實在是太大了。沒有“苦大仇深”的心理建設,不容易堅持下去。
3、委屈
都說一個人的胸懷是委屈撐大的,銷售這份工作的委屈尤其多。客戶的想法千奇百怪,需求各不相同。銷售是最直接面對客戶、為客戶提供服務的人。可能客戶對公司的產品不滿,可能對服務流程有疑義,可能只是今天心情不好,甚至有些人僅僅是對銷售這個職業有偏見。這些大多不是銷售的過錯,但是都需要銷售去化解。
碩士好友圣誕節剛剛在巴厘島辦了婚禮,去年12月中旬是婚禮前最緊張的時期。那兩天跟她聊天,她說雖然是婚慶公司全包,很多事情辦得不理想,她老公現在專門負責跟婚慶公司的銷售吵架。聊著聊著她突然感嘆:“異國溝通好麻煩,估計那些銷售都被罵慣了吧,當銷售還真是不容易。”
所以這些年,聽過身邊很多人感嘆銷售工資高、羨慕銷售工資高,可是真正自己轉去做銷售的鳳毛麟角。其實誰心里不知道,這份工作的高淘汰率,和背后的一把辛酸淚呢。
好的銷售,都是真正為客戶解決問題、提供價值的人。他們也必會贏得客戶的尊重。
1、客戶并不專業
大多數時候,客戶并不真正清楚自己要什么,只能說出個大概感受。有經驗的銷售,不僅能提供專業極致的服務,還能幫助客戶認識自己、挖掘到他真正想要的東西。尤其對大額非標準化產品更是如此。比如房產,比如婚慶服務。
我們去年在北京購房,現在買的這套,當時看APP里的介紹我們并沒有相中。甚至在中介小哥哥第一次推薦的時候,我們還是勉強去看的。當時的中介銷售已經帶我們看了很多套,很了解我們的需求,也了解市場上的房源。所以經過好幾周的猶豫比較,不得不說還是他推薦的這套最合適。之前的房主因為有連環合同,需要趕緊賣房,拿錢去交下套首付。因此我們也爭取到了不錯的價格。
2、話術需要刻意練習
我們做產品,知道要測試每一個環節客戶的流失率,以求達到最佳轉化。其實對銷售來說,這個過程更是直接。你跟客戶說的每一句話,都可能幫助你篩選掉不精準的客戶,或是幫你留住真正的購買者。
就比如約見客戶這件簡單的小事,如果用開口問題:“您什么時候來?”客戶即使有意向,也有可能會因為不愿意看時間表思考這件事而錯過。
而如果改用閉口問題:“您看您明天上午10點過來方便嗎?”如果客戶有意向,一定會看一下時間表,這個時間是不是可行。即使這個時間不行,你們也有機會進一步確定見面時間。
曾經帶過一小段我們創業團隊的銷售。我去找阿里鐵軍出來的銷售大牛小哥哥請教話術秘訣。他告訴我,沒什么秘訣。就是不斷練習,然后把練習應用到每天具體的場景中,第二天所有銷售坐到一起,把成功的案例、被拒絕的案例一起模擬復盤改進,然后再應用,再改進。
銷售和大多數職業一樣,帶著腦子下功夫。功夫到位了,再不擅長的人,也在及格線上;功夫不到位,再有天賦的人,也不會有穩定的好業績。
3、 自己認可這份職業的價值
其實有很多人,在心理上,對銷售這個職業是有偏見的。前些天和小純聊天,她說她業余時間做珠寶,新品珠寶在預售期就有人預約,她很有成就感。她的工作在體制內,很多同事不理解她做銷售,甚至覺得有些丟人。但是她說,她知道自己的長期目標,也不覺得做銷售有什么丟人。一開始做超級忙,沒經驗也吃了些虧,但是很有成就感。
我很欣賞她。也覺得以她的態度、認知和能力,一定能做好。但我曾經也認識自己就不認可自己做的事情的銷售。她說她并不喜歡這份工作,也并不覺得她們的產品有什么特別,市場上很多競品啊。她只是別無選擇。抱著這種心態,一定做不好。人是很敏感的動物。你自己都找不到自己銷售產品的閃光點,也不認可自己做的事情的價值,如何能打動客戶?
最后,聊兩句學歷。因為開頭的事件,顯然初中學歷,也是這位碩士畢業生很大的不爽點。覺得自己書白讀了。最近也有幾位讀者朋友留言,想聽聽我對學歷的看法。
確實當一個行業、或者一家公司炙手可熱、掌握選擇人才主動權的時候,就會優選學歷高的。甚至有的大公司只有985、211畢業的學生才有可能得到面試機會。去年某頭部房產中介公司,對房產銷售做了本科以上學歷的硬性要求。包括老員工,不論你之前業績多好入司幾年,學歷不達標,一刀切砍掉。
說明學歷是有很高的市場價值的。它最大的價值在于,幫企業先行做了一道篩選,大大降低了用人錯誤的成本。尤其成熟大公司,對員工都是批量化培養,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大概率80分以上的螺絲釘。但概率是對群體而言的,對每一個個體,我們都是自己的100%。
我們之前創業公司的開發合伙人,高中畢業瞅準了互聯網賽道,上了寫代碼的培訓班。他跟我同齡,在我和他共事的時候,他已經是一位有10年開發經驗的優秀程序員了,超級靠譜。每天有他坐在那里,團隊里每個人都覺得很安心。
所以,一個初中學歷的90后,能拿到銷冠,收入達到技術部門同齡碩士畢業生2倍,定有其過人之處。我們不應該覺得不公平,反而應該跟他交流學習不是嗎?
我們應該歧視的,從來都是一個人的不努力,而不是一個人的學歷。
“憑什么啊?”這位90后小哥哥顯然很不爽,覺得公司只在乎能直接收回來錢的部門,而他們做技術的部門,熬夜加班一點不少,價值反而被忽視了。如今傳說公司要裁人,指標也在技術部門和一些支撐部門,卻獨獨沒有銷售部門。有種這么多年書白讀了的不公平感。
群友也大多支持小哥哥,各自講述著當下寒冬的職場心酸。今天,先不聊公司利益分配機制的問題。先聊聊,憑什么?
只見銷售吃肉,沒見銷售挨打
1、低底薪高提成
在小哥哥的這個例子里,我們可以看到,90后高收入的銷售,拿到的高收入是獎金,而上個月領了4萬的前提,是他得了銷冠。幾乎所有的銷售工作,都是低底薪高提成的收入結構。很多銷售工作,甚至0底薪。
我們在一、二線城市滿大街都能看見的某知名房產中介銷售,就是0底薪。一兩個月沒有業績,公司幫你墊付社保,有了業績,再從提成里扣除社保的錢還給公司;連續幾個月出不了業績,卷鋪蓋走人。
0底薪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公司風險的轉嫁。你有本事為公司創造價值,公司愿意和你分享勝利的果實;你沒本事,對不起公司不養閑人。
技術部門、支撐部門是為公司的長期目標服務的,是公司的重要競爭力。但是由于這些部門不僅離錢遠,離風險也遠,大鍋飯慣了,是最容易滋生混日子的人的。其實適當的末位淘汰,對真正有價值的人,是正向激勵。
2、壓力巨大
銷售是一個壓力巨大的職業。曾經有朋友在銷售部門做培訓,我找她辦事情,剛好看見他們公司清晨的銷售動員會,所有人打雞血一樣在喊口號。剛畢業的我被嚇到了,逃到她辦公室,問她銷售們為什么一大早這么有激情?她說:“你知道他們每天要面對多少拒絕嗎?如果不能自己鼓勵自己,不能感受到身后集體的力量,根本堅持不下去。”
曾經替我們CEO去參加了一個給創業者開的課程。主辦方請了阿里著名的中供鐵軍出來的牛人來分享。中供鐵軍是阿里強大的地面銷售團隊。從B2B起家的阿里巴巴,依靠著挨家挨戶地推的強悍銷售團隊,培育了中國第一批互聯網商家。從這個團隊里,走出了一大批高管和我們耳熟能詳的創業CEO:滴滴打車的創始人兼CEO程維,美團網的COO干嘉偉,大眾點評的COO呂廣渝,去哪兒網COO張強……
分享者說,他們中供鐵軍,是阿里的泥腿子。泥腿子招聘里有一條,是要招“苦大仇深”的人。什么是苦大仇深?就是你小時候的生活越苦,對自己的現狀越不滿越好。因為銷售實在是太苦了,壓力實在是太大了。沒有“苦大仇深”的心理建設,不容易堅持下去。
3、委屈
都說一個人的胸懷是委屈撐大的,銷售這份工作的委屈尤其多。客戶的想法千奇百怪,需求各不相同。銷售是最直接面對客戶、為客戶提供服務的人。可能客戶對公司的產品不滿,可能對服務流程有疑義,可能只是今天心情不好,甚至有些人僅僅是對銷售這個職業有偏見。這些大多不是銷售的過錯,但是都需要銷售去化解。
碩士好友圣誕節剛剛在巴厘島辦了婚禮,去年12月中旬是婚禮前最緊張的時期。那兩天跟她聊天,她說雖然是婚慶公司全包,很多事情辦得不理想,她老公現在專門負責跟婚慶公司的銷售吵架。聊著聊著她突然感嘆:“異國溝通好麻煩,估計那些銷售都被罵慣了吧,當銷售還真是不容易。”
所以這些年,聽過身邊很多人感嘆銷售工資高、羨慕銷售工資高,可是真正自己轉去做銷售的鳳毛麟角。其實誰心里不知道,這份工作的高淘汰率,和背后的一把辛酸淚呢。
如何成為獎金4萬的銷售?
好的銷售,都是真正為客戶解決問題、提供價值的人。他們也必會贏得客戶的尊重。
1、客戶并不專業
大多數時候,客戶并不真正清楚自己要什么,只能說出個大概感受。有經驗的銷售,不僅能提供專業極致的服務,還能幫助客戶認識自己、挖掘到他真正想要的東西。尤其對大額非標準化產品更是如此。比如房產,比如婚慶服務。
我們去年在北京購房,現在買的這套,當時看APP里的介紹我們并沒有相中。甚至在中介小哥哥第一次推薦的時候,我們還是勉強去看的。當時的中介銷售已經帶我們看了很多套,很了解我們的需求,也了解市場上的房源。所以經過好幾周的猶豫比較,不得不說還是他推薦的這套最合適。之前的房主因為有連環合同,需要趕緊賣房,拿錢去交下套首付。因此我們也爭取到了不錯的價格。
2、話術需要刻意練習
我們做產品,知道要測試每一個環節客戶的流失率,以求達到最佳轉化。其實對銷售來說,這個過程更是直接。你跟客戶說的每一句話,都可能幫助你篩選掉不精準的客戶,或是幫你留住真正的購買者。
就比如約見客戶這件簡單的小事,如果用開口問題:“您什么時候來?”客戶即使有意向,也有可能會因為不愿意看時間表思考這件事而錯過。
而如果改用閉口問題:“您看您明天上午10點過來方便嗎?”如果客戶有意向,一定會看一下時間表,這個時間是不是可行。即使這個時間不行,你們也有機會進一步確定見面時間。
曾經帶過一小段我們創業團隊的銷售。我去找阿里鐵軍出來的銷售大牛小哥哥請教話術秘訣。他告訴我,沒什么秘訣。就是不斷練習,然后把練習應用到每天具體的場景中,第二天所有銷售坐到一起,把成功的案例、被拒絕的案例一起模擬復盤改進,然后再應用,再改進。
銷售和大多數職業一樣,帶著腦子下功夫。功夫到位了,再不擅長的人,也在及格線上;功夫不到位,再有天賦的人,也不會有穩定的好業績。
3、 自己認可這份職業的價值
其實有很多人,在心理上,對銷售這個職業是有偏見的。前些天和小純聊天,她說她業余時間做珠寶,新品珠寶在預售期就有人預約,她很有成就感。她的工作在體制內,很多同事不理解她做銷售,甚至覺得有些丟人。但是她說,她知道自己的長期目標,也不覺得做銷售有什么丟人。一開始做超級忙,沒經驗也吃了些虧,但是很有成就感。
我很欣賞她。也覺得以她的態度、認知和能力,一定能做好。但我曾經也認識自己就不認可自己做的事情的銷售。她說她并不喜歡這份工作,也并不覺得她們的產品有什么特別,市場上很多競品啊。她只是別無選擇。抱著這種心態,一定做不好。人是很敏感的動物。你自己都找不到自己銷售產品的閃光點,也不認可自己做的事情的價值,如何能打動客戶?
聊聊學歷
最后,聊兩句學歷。因為開頭的事件,顯然初中學歷,也是這位碩士畢業生很大的不爽點。覺得自己書白讀了。最近也有幾位讀者朋友留言,想聽聽我對學歷的看法。
確實當一個行業、或者一家公司炙手可熱、掌握選擇人才主動權的時候,就會優選學歷高的。甚至有的大公司只有985、211畢業的學生才有可能得到面試機會。去年某頭部房產中介公司,對房產銷售做了本科以上學歷的硬性要求。包括老員工,不論你之前業績多好入司幾年,學歷不達標,一刀切砍掉。
說明學歷是有很高的市場價值的。它最大的價值在于,幫企業先行做了一道篩選,大大降低了用人錯誤的成本。尤其成熟大公司,對員工都是批量化培養,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大概率80分以上的螺絲釘。但概率是對群體而言的,對每一個個體,我們都是自己的100%。
我們之前創業公司的開發合伙人,高中畢業瞅準了互聯網賽道,上了寫代碼的培訓班。他跟我同齡,在我和他共事的時候,他已經是一位有10年開發經驗的優秀程序員了,超級靠譜。每天有他坐在那里,團隊里每個人都覺得很安心。
所以,一個初中學歷的90后,能拿到銷冠,收入達到技術部門同齡碩士畢業生2倍,定有其過人之處。我們不應該覺得不公平,反而應該跟他交流學習不是嗎?
我們應該歧視的,從來都是一個人的不努力,而不是一個人的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