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生園地 » 正文

      社會各界呼吁重視植物自然教育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5-05-29  

          “不遠處,霸王花伸展開堅硬的莖,開著數(shù)以百計燦爛的花,有的幾近凋零,有的結著花蕾,要在夜里綻放;而鐵線蓮、白藤以及另一種結著色狀如橙子的鮮亮果子的帶刺青藤,密密麻麻地從東城門上的城墻和城樓上垂下來。一種像雜草一樣的爬藤,開著黃花,覆蓋著整個南城墻的東段,城里城外就是一個繁茂的野生植物園。”

        這是1882年的海南,美國人香便文眼中的澄邁縣城老城。

        “果樹量大、品種多,尤其是在村人居住的西部海岸那一帶。主要有:香蕉、菠蘿蜜、荔枝、柚子、橘子、番石榴、龍眼、黃皮、芒果、桂皮果、菠蘿,還有不少椰子樹。”

        這是1928年的海南,法國人薩維納記錄下的瓊北的果樹。

        如今,這些花草,依然在,并宛如一群群姐妹一樣,扎著堆地漫步在城鎮(zhèn)鄉(xiāng)陌;這些樹木,依然在,并宛如一對對兄弟一般,肩并肩地站立在都市荒野。

        但是,讓人遺憾的是,認識它們并能親熱地叫得出它們名字的人越來越少了,不僅僅是孩子,還有很多成人;不僅僅是城里人,還有很多農(nóng)家子弟;不僅僅是新“闖海”人,還有很多土生土長者。

        五一小長假期間,一名湖南游客在海口、三亞街頭見到很多讓他“覺得新鮮的植物”,但當他向當?shù)匕▽W生在內(nèi)的多位居民詢問的時候,很多人也搞不清楚那些植物的名字。讓他頗覺遺憾。

        是什么讓我們對這些大自然的精靈、甚至是街頭常見的花草樹木陌生起來了?

        窘境

        身邊植物少人識常識缺失讓人憂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蘇軾的一首荔枝詩,對荔枝極盡贊美。現(xiàn)在正是海南荔枝掛果的季節(jié),這一美味的水果,成為許多家庭的盤中美餐。但是,你知道荔枝樹長什么樣嗎?

        “沒見過”、“不知道”……近日,記者帶著這一問題,隨機采訪了海口、文昌幾所中小學校的學生,絕大部分孩子的回答都是“不知道”。不僅僅是荔枝,對于龍眼、菠蘿、芒果這些海南常見的水果,很多孩子也都是只識其果,不識其樹。而對大街小巷比較常見的長春花、扶桑花等,很多孩子只會用“好看的花”來表述。

        不僅僅是孩子們對身邊的植物不熟悉。海口市民鄭劍近日也在網(wǎng)上頗為遺憾地“曬”了他的感受:“每天開車上下班,看著路邊和小區(qū)的綠化帶里的植物年復一年地花開花落,都已經(jīng)習以為常。但那天搭便車的同事隨口問了一句,那個粉色的花叫什么名字,結果車里沒有一個人能說得上來。老師要求兒子搜集有關花的圖片資料,我?guī)秃⒆诱业亩际蔷W(wǎng)上下載的,可身邊的這些植物叫什么,開什么花,我還真說不上來。”

        綠色,是海南的一大特色,也是海南最靚麗的名片之一。為保護滿島綠色,2011年,我省啟動了“綠化寶島”大行動。兩年過去,成效已經(jīng)凸顯,全省完成造林綠化面積102萬畝,完成項目投資18.27億元,森林覆蓋率2012年上升到61.5%

        “散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和鄉(xiāng)村的田野山間的綠色植物越來越多,它們可以說是海南人身邊最親密的大自然朋友。但是,面對這些朋友,很多人都是‘對面相逢不相識’。”身邊植物少人識,常識缺失讓人憂,這一情況引起了越來越多的人們的重視。

       
       
      [ 院校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院校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