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生園地 » 正文

      合肥安大4名學生編纂“植物識別冊”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6-09  

        近日,安徽大學的4名在校學生,耗時一年半編纂了一本《校園植物識別手冊》,如果你是一個“骨灰級”的花草“發燒友”,不妨借此在“安大植物園”內免費逛上一圈。

        “迎春花四棱枝、株較小、蕾帶紅色,花六瓣。在安大,主要分布在圖書館宿舍的花圃以及棗園宿舍的樓后。”這本《校園植物識別手冊》,對安徽大學新校區內各種植物的學名、別名、形態特征、地理分布、園林及藥效用途等進行了詳細介紹,并附以精美圖片和文字介紹。

        據了解,這本200來頁的手冊,由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09級“英才班”的4名同學,耗時一年半編纂而成。

        該手冊編纂小組組長李鵬同學告訴記者,截至目前,該手冊共收錄了安大新區校園內發現的75科215種植物,“合肥市植物園好像有800多種植物,安大的數量已經很多了,以后大家可以像逛植物園一樣,拿著手冊在安大新區里享受‘花草時光’”。

        李鵬說,安大新區是個不折不扣的“植物園”,這從宿舍命名上可以窺見一斑。

        “我們對植物都很感興趣,加上植物學課上何家慶老師的悉心指導,讓我們受益匪淺。”李鵬說,編纂植物手冊的想法,源于2010年9月,當時,正在讀大二的他們,對于植物學課興趣濃厚。

        “當時為了識別植物,老師帶著我們全班同學,都穿著白大褂滿校園地跑,這讓我們大開眼界。”也就在此時,李鵬、尚從平等4位同學萌生了編纂植物手冊的想法。

        此后,雖然一學期的課程結束了,但4位同學還經常跟老師聯系,匯集校園內各色植物的“私家檔案”。終于,經過近一年半時間的努力,近期,他們的《校園植物識別手冊》初成體系。

        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謝穎鋒老師告訴記者,安大新區原本的農田生態系統較為完善,開發時很少受到破壞,因此,動植物資源相當豐富。“下一步,我們有學生將深入了解校園內的動物資源,昆蟲、鳥類等都會涉及,相關內容以后也會加入到手冊當中。”

       

       
       
      [ 院校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院校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