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垂直綠化
目前,國內不少城市都有公共景觀壽命短和綠化浪費嚴重的情況。這些綠化帶的共同特點就是淺表綠化,很難離開人工養護而自然存活,帶來高昂的維護成本。一場大風和暴雨天氣過境,導致了南方某些一線城市很多無根樹的傾倒,以致砸車、堵路,威脅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這些無根樹種在高約半米,直徑不到半米的水泥花盆中,而盆下是鋪好的地磚。由于花盆的禁錮,樹的根系無法向下生長,只能限于花盆范圍內。
不能種樹的地方想方設法種下盆景樹,卻又不考慮在臺風暴雨下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對此,有人稱:文明城市的標準只問你綠化面積有多少,不問你大樹有無立錐之地;城市訪客只要一路綠色加上繁花似錦就叫好,誰會下車查看樹根。
眼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綠化程度已經從原有的可有可無成為衡量城市文明水平指標中重要的一環。然而,相對于城市表面上的郁郁蔥蔥,綠化建設中帶來的巨大浪費也應該引起政府部門的足夠重視。
據記載,我國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建造的蘇州城墻時,就利用藤本植物進行了垂直綠化;在西方,古埃及的庭院、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園林中,葡萄、薔薇和常春藤等被布置成綠廊。近年來,隨著世界各國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建設用地與綠化用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對綠化的需求越來越強烈,人們不得不開始關注城市綠化空間的發展,隨之而來的是城市屋頂綠化的熱潮,同時人們也漸漸把目光投向了蘊藏著巨大綠化空間的城市建筑物的垂直面上。
垂直綠化,可減少陽光直射,降低溫度。據測定,有紫藤棚遮陰的地方,光照強度僅有陽光直射地方的幾十分之一。濃密的紫藤枝葉像一層厚厚的絨毯,降低了太陽輻射強度,同時也降低了溫度。城市墻面和路面的反射甚為強烈,進行墻面的垂直綠化,墻面溫度可降低2—7攝氏度,特別是朝西的墻面綠化覆蓋后降溫效果更為顯著。同時,墻面和棚面綠化覆蓋后,空氣濕度還可提高10%—20%,這在炎熱夏季大大有利于人們消除疲勞和增加舒適感。
人類的住房必須要更新形式,從傳統建筑轉向綠色建筑。未來,隨著綠色建筑的興起,必須把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等生態文明的新理念融入城鎮化的進程中。垂直綠化作為綠色建筑方式的一種既可以在立面上水平生長,景觀效果好,又具有節能環保,改善城市熱島效應,吸塵降噪的特點。垂直綠化和建筑節能實測結果表明:在室外氣溫38℃時,無垂直綠化建筑物的外表面(深灰色外墻涂料)溫度最高可達50℃,而有垂直綠化外墻面溫度為27℃。此外,有垂直綠化的建筑室內空氣溫度較無垂直綠化建筑物室內溫度低約3—5攝氏度,降溫效果明顯。同時還能延長建筑壽命,改善屋面墻面的防水能力。
在如此炎熱的夏季,當所有建筑都披上綠色外衣的時候解決熱島效應,降低能耗則指日可待。對于垂直綠化,在國外一些發達國家,流行利用植物來砌墻,在美國一些別墅里還用植物墻把房間隔開。在巴西有一種綠草墻,它是采用空心磚砌成的,磚里面填了土壤和草籽,草長起來就成為了綠色的墻壁,不但美化環境,還能起到減少噪聲、凈化空氣和隔熱降溫等作用。在日本,栽植了草坪、花卉或灌木等的裝置系統被安裝在了圍墻、護欄、坡壁、垂直的各種廣告支架等上面,使混凝土變成了綠色森林。還有一種觀賞墻壁上面的園林植物和栽培基質與固定裝置形成一個完整的板塊,這種綠色墻既可用于室外又可用于室內。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展示的長達150米,高12米以上的生命之墻匯集了最新的垂直綠化技術,其美麗的景觀令人賞心悅目。在我國,垂直綠化技術的相關研究正在逐步開展,新的垂直綠化技術也不斷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