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綠化建設提出新目標 2010年建成“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實現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大于45%,綠地率大于38%,人均公園綠地大于15平方米
“在市委、市政府‘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實施的大背景下,我們園林部門將以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為目標,科學增加城市綠量,不斷提升城市綠化覆蓋率,進一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以良好的生態和人居環境來提升城市的競爭力。”市建委園林局局長吳勇在接
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
據了解,市園林部門今后幾年將重點抓好“五綠工程”建設。其中今年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將達到41.5%,綠地率達到36.6%,人均公園綠地達到13平方米。2010年實現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目標,實現新增綠地1400萬平方米,實現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大于45%,綠地率大于38%,人均公園綠地大于15平方米。
圍繞膠州灣的“環灣保護”和生態建設,我市將著力實施以膠州灣濕地公園和大沽河沿岸濕地公園等河流改造為內容的“城市綠腎工程”。主要是結合膠州灣綜合治理改造,建設膠州灣濕地公園和大沽河沿岸濕地公園,完善城市生態功能。重點對市區內主要河流進行綜合整治,計劃新建、改造綠地約500公頃。與此同時,著力實施以嶗山至瑯琊臺風景區一線規劃建設和進出青島主要交通道路建設改造為內容的“城市綠廊工程”。主要是在環膠州灣構建一條綠色生態景觀大道,形成風景名勝區和園林綠化有機結合、統一管理的格局。推進鐵路兩側綠化和景觀建設、308國道兩側綠化建設、環膠州灣高速兩側環境綠化、青銀路兩側綠化建設、重慶路兩側綠化、天水路世博園大道建設、沿奧運周邊道路綠化完善等項目。另外,我市還將實施以城郊生態圈和城區生態圈為內容的“綠環工程”。根據城市生態環境中園林綠化指標要求,擬建設二級園林生態圈,一是城郊生態圈,從嶗山?城陽?膠州灣?黃島區,建約100米寬、90公里長的城郊園林生態圈,防風減塵,調節城市氣候;二是城區生態圈,從嶗山?浮山?太平山?膠州灣,建設城區園林生態圈,抵抗風暴潮,減少城區災害。
在城市內部,著力實施以浮山生態公園等30余處山頭公園建設改造為內容的“城市綠肺工程”。力爭用5年的時間,建成浮山公園、太平山中央公園(由中山公園、動物園、植物園、青島山、櫸林公園和匯泉廣場構成)、百果山園博園三大生態公園。實施以城市重要節點和居民小區整治改造為內容的“城市綠景工程”,推進市區部分山頭公園和綜合性公園開放,加強城市特色道路、街頭公園、庭院、居民小區的整治改造。每年改造綠地10處,總面積不低于2萬平方米;每年綠化改造100個居民小區。結合迎接奧帆賽,在奧運場館周邊建20條景觀特色路,加快迎奧運綠化建設。在東海路、香港路、奧帆賽場周邊街頭增加植物造景17處。實施“奧運擺花”,在市內四區主要場所及奧運場館周邊擺放造型鮮花。實施市區立體綠化建設,在市區32條道路開展垂直綠化,計劃垂直綠化總長度4萬米;實施東西快速路和高架橋立體綠化,對兩側護欄進行垂直綠化。
吳勇介紹,市園林部門還將廣泛開展“居民十佳陽臺美化”、“企業十佳鮮花組團”、“創生態園林城市十佳居民”等評優活動,動員全市上下和各行各業,積極投身到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各項工作中去。
據了解,目前環繞膠州灣一批規模較大的綠化建設項目已先期啟動。其中,市北區啟動了小港灣新建綠地和海泊河綠化帶建設,四方區啟動了濱海新區綠化景觀帶建設,位于膠州灣底的青島高新區啟動了高新技術新城區的中央泄湖景區、河口濕地公園、大沽河濕地公園綠化建設,黃島區啟動了唐島灣景區綠化建設。 (本報記者 霍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