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深入開展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的意見
(紹政辦發〔2007〕87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
為深入實施“推進率先發展,實現富民強市”戰略部署,努力為廣大人民群眾創造優美、舒適、健康、和諧的生活環境,經市政府研究,決定開展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現根據建設部《關于創建“生態園林城市”的實施意見》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目標,以創造宜居環境、展現古城風采為主線,以加強生態建設、維護生態安全、創建生態文明、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重點,利用環境生態學原理,規劃、建設和管理城市,努力改善城市生態,營造宜居環境,促進社會和諧,推動經濟發展,為把紹興建設成為經濟強市、文化強市、生態紹興、和諧紹興奠定扎實基礎。
二、主要工作
(一)規劃
1.抓緊修編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并將已修編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納入城市總體規劃。
2.制定城市生態發展戰略。堅持系統性原則,制定完整的城市生態發展戰略、措施和行動計劃,做到城市功能協調,符合生態平衡要求;城市發展與布局結構合理,形成與區域生態系統相協調的城市發展形態和城鄉一體的城鎮發展體系。
3.緩解市區“行路停車難”,編制城區交通專項規劃。
(二)建設
1.加強住房建設管理。進一步加大以經濟適用房為重點的住房建設力度,力爭通過兩年努力,市區建成并投入使用經濟適用房11萬平方米、人才公寓5.6萬平方米。推進“雙困戶”廉租房的配租工作和農民住房困難戶的救助改造工作,對住房困難的城鎮低保家庭和低保邊緣戶實現廉租住房“應保盡保”。
2.加強園林綠化建設。抓緊對紹興大城市規劃中的綠色空間進行細化設計;實施“萬株喬木增綠工程”;推進生態公益林和“千里綠色林帶”工程建設;加強鏡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的保護,努力構建“一心、四帶、多廊道;二軸、四環、五景區”的市域綠地結構框架。
3.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施一批城市路網工程,構建環城交通網;建設一批教育、衛生、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加快紹興污水處理三期工程、紹興市工業和醫療廢物處置中心二期、紹興市垃圾和污泥處理綜合利用工程、大塢岙垃圾填埋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等工程建設;加快推進鏡湖濕地休閑中心建設,實施古運河二期環境綜合整治工程。
(三)保護
1.加強古城保護。加快實施越王城保護、魯迅故里二期工程,確保2007年底完成越王城一期工程房屋拆遷及部分景點建設;完成北海橋直街沿河傳統民居的保護修繕;啟動八字橋歷史街區風貌整合工程建設。對市區75處市級以上文保單位、99處文保點分門別類,采取不同的規劃保護措施加以保護。
2.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組織實施紹興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積極推廣鄉土樹種,適當引進外來植物,豐富園林植物種類。
3.加強環境保護。深化“811”環境污染整治行動,推進“清風”系列環境專項執法。加強重點區域、行業、企業的分類管理和污染整治,深入推進“藍天”、“碧水”、“清靜”工程,切實加強廢氣治理、嚴格控制噪聲污染,以企業中水回用和定型機廢氣治理為重點,推進清潔生產。嚴格對企業準入的環境要求。扎實開展生態工業園區、生態鎮、生態村創建活動。
(四)整治
1.整治水環境。對市區主要河道進行一次全面清淤,增加河道水容量,提高河道自凈能力。完善排污收集系統,重點是完善袍江工業區、鏡湖新區、紹興經濟開發區以及新建道路兩側的排污收集系統,紹興市區具備入網條件的單位和居民小區的生產生活污水全部進入管網。加強對市區河道的管理、執法,整治水面養殖,全面落實市區畜禽養殖的有關規定,加大對城區內河亂排污水、亂倒廢物行為的執法力度,加強河道水面保潔工作。繼續推進曹娥江流域環境綜合整治,引曹娥江水進入市區平原河網,徹底改善市區河道水質,實現市區水環境的根本改觀。
2.整治市容市貌。改造整修背街小巷路面,統一設置店面招牌和廣告牌,規范沿街店鋪占道設攤,加強對夜市攤點的管理。改進住宅小區管理,加快老住宅小區整治改造,健全物業管理,拆除違法違章建筑。穩步推進新一輪城中村改造,不斷改善居民生活環境。
(五)管理
1.加強城市管理。圍繞潔化、綠化、序化和美化城市的要求,大力實施公用設施更新、破墻透綠、戶外廣告整治、環境長效管理等工程。做好亮化設施節能改造和景觀燈光升級工作;對主要道路及沿河第一視野影響城市景觀的建筑實施立面改造,保持城市風貌的協調、美觀。推進“公交優先”,開通“斷頭”路,增設停車場,新建改造汽車站,加強交通管理,緩解“行路停車難”。
2.加強社區管理。完善小區設施,改善居住條件。以“星級社區”創建活動為載體,推進社區服務、社區文化教育、社區衛生、社區治安、社區保障和社區設施建設等六個方面的規范化建設,努力使廣大社區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文明祥和”的新型和諧社區。
3.加強社會公共安全管理。健全社會公共安全的長效管理機制,落實維護穩定工作責任制,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全面達到“平安市”標準。健全應急工作機制,完善應急預案,加強應急知識宣傳教育,提高應對和處置各類突發公共事件能力,提高抗災能力。加強安全生產管理,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六)宣傳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實際開展宣傳活動,擴大創建影響,使創建工作家喻戶曉,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推動創建工作深入開展。宣傳部門要組織好我市創建工作在國內主要媒體的宣傳;市級各新聞媒體要多層次、多角度宣傳創建工作,及時報道創建動態和典型經驗。
三、工作步驟
創建的總體目標是,2007年全面完成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創建工作,適時啟動聯合國人居獎創建活動。具體工作步驟安排如下:
(一)啟動展開階段(2007年1月?5月)
制定創建工作實施方案,成立創建組織機構,召開創建動員大會,將創建的各項工作任務分解落實到各有關部門。
(二)全面實施階段(2007年5月?9月)
在鞏固近年來城市建設成果的基礎上,有計劃、有重點地實施綠化建設、環境改造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管理和整改力度,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環境質量,確保各項考核指標達到要求,并按規定程序向國家建設部申請驗收。其中創建所需技術資料于8月底前準備就緒。
(三)考核驗收階段(2007年12月底前)
做好鞏固提高和查漏補缺工作,開展迎檢宣傳,營造迎檢氛圍,認真細致地做好接待、會務等工作。
四、保障措施
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要求高、難度大、涉及面廣,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強化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合力攻堅,積極推進創建各項工作,確保目標順利實現。
(一)加強領導,健全機構。市委、市政府已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市級有關部門、紹興縣政府、越城區政府也應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由“一把手”負總責,明確分管領導、責任處(室)和聯絡員,分管領導、分管處(室)和聯絡員名單報市創建辦(聯系電話:85130853、85225169)。
(二)明確責任,抓好落實。實行創建工作目標責任制,按照創建標準,分解工作任務,切實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責任到位、真抓實干,針對目標任務,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抓好工作落實,確保創建工作順利推進。
(三)多方籌資,保障經費。創建工作是一項惠及全民的公益事業,要多渠道籌集經費。市財政要及時安排解決必要的創建經費。同時,積極鼓勵社會團體和企業組織支持和參與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