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世界遺產 » 正文

      世界遺產大會關注戰亂地區遺產保護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7-22  

        第40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12日關注戰亂地區遺產遭破壞情況,承諾將采取更多保護性措施。

        正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的世界遺產大會當天審查世界瀕危遺產名錄所列遺產保護狀況。關注敘利亞、伊拉克、利比亞和也門4國遺產保護的咨詢機構報告了現狀。

        由于持續5年的內亂和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破壞,敘利亞6處文化遺產受損或遭毀壞。炮擊、巷戰、定點爆炸、大規模非法挖掘、把遺址用于軍事目的和違規建設等行為均對遺產造成了損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主任梅希蒂爾德·勒斯勒爾在會上說,該中心去年在敘利亞承擔著“最為艱難的使命之一”,在“不同尋常的安全保護下”開展工作,但她現在不能確定是否還能再向這個國家派遣工作小組。

        會上公布的報告說,在遭受武裝沖突以及政局不穩定的其他非洲和阿拉伯國家,世界遺產的狀況也是每況愈下。伊拉克、利比亞和也門的咨詢機構報告說,這3個國家的人道狀況在日益“不可抗拒地”惡化,那里的遺產也大多遭到損壞。

        相關發言人說,隨著武裝極端組織崛起,伊拉克局勢自2014年以來顯著惡化,這個國家的文化遺產日益成為被蓄意破壞的目標。

        在利比亞,安全形勢不斷惡化使得塞布拉塔、昔蘭尼和萊波蒂斯·馬格納3處遺址處于“高度危險”狀態。在也門,政治和社會經濟形勢持續動蕩也影響遺產保護。

        作為回應,世界遺產委員會決定通過更具綜合性的途徑保護敘利亞遺產,包括加強與非政府組織和民間團體的合作。該委員會同時同意制定一個詳細的路線圖,確定戰后重建敘利亞遺產的步驟。

        世界遺產中心則決定加強應對行動和反應能力,確保妥善執行針對敘利亞、伊拉克、利比亞和也門的所有緊急措施和后續行動。但該中心同時強調自身面臨人力資源和資金不足的問題。

        此次世界遺產大會10日開幕,將持續11天。大會還將審議包括中國湖北神農架和廣西左江花山巖畫在內的27個提名加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遺產項目。

        作為世界遺產委員會的例會,世界遺產大會每年召開一次,首屆大會1977年在法國巴黎舉行。大會的主要職責是審核、批準新申報項目入選世界遺產名錄,并對已列入名錄的世界遺產的保護工作進行監督指導。

       
       
      [ 風景名勝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風景名勝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