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位于歐亞大陸腹地,東西橫跨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四國,全長約2500公里,南北平均寬250-350公里,最寬處達800公里以上。天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緯向山系,也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山系和全球干旱地區最大的山系。
天山呈東西走向,綿延中國境內1700千米,占地57萬多平方公里,占新疆全區面積約1/3。
天池古稱“瑤池”,地處天山博格達峰北側,位于阜康市南偏東40余公里,距烏魯木齊市110公里。“天池”一詞來自乾隆48年(公元1783年)烏魯木齊都統明亮的題《靈山天池統鑿水渠碑記》。
中國境內的天山山脈把新疆大致分成兩部分:南邊是塔里木盆地,北邊是準噶爾盆地。
天池海拔1981米,是一個天然的高山湖泊。湖面呈半月形,長3400米,最寬處約1500米,面積4.9平方公里,最深處約105米。天池有“天山明珠”稱譽。
托木爾峰是天山山脈的最高峰,海拔7443.8米。錫爾河、楚河和伊犁河都發源于天山。
2013年6月21日12:10,中國境內天山的托木爾峰、喀拉峻-庫爾德寧、巴音布魯克、博格達4個片區以“新疆天山”名稱成功申請成為世界自然遺產,成為中國第44處世界遺產
天池景區在198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西王母祖廟位于天山天池的東岸,博格達峰的西北方向,海拔2000米左右,它是新疆最古老海拔最高的道觀之一。傳說王母娘娘就是在此修道成仙的,故稱之為西王母祖廟。

哈密是東天山的一個標志,南邊是以哈密盆地為中心的沙漠、戈壁和綠洲。北邊,有巴里坤、伊吾草原,不同的自然環境,使哈密既有草原文化,又有綠洲文化,還有農耕文化,加上它是新疆乃至中國與中亞地區的交通要道,多民族、多樣文化在這里匯聚,使東天山在哈密表現出了多民族、多樣文化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