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縮版的漢未央宮大殿是什么樣呢?如果您感興趣,就趕緊去漢城湖景區大風閣看看吧。這里還有等比例縮小的微縮木雕大雁塔、小雁塔等我省7處世界文化遺產。
昨日,中國第一古建微雕大師木作展覽館在漢城湖景區大風閣開館。市民在這里可以一次看盡大雁塔、小雁塔等我省7處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的微雕古建。
由中國、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順利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陜西境內的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張騫墓、彬縣大佛寺石窟等七處文化遺產名列其中。
在這7處遺址入選世界文化遺產一周年之際,西安漢城湖實業有限公司打造了占地442平方米的中國第一古建微雕大師木作展覽館,將7處絲路遺跡采用木制縮微的方式,嚴格遵循古建筑結構,按照1∶8至1∶40的比例微縮制作。
這些微縮古建筑出自國家非遺傳承人、甘肅木制微縮大師丁武明先生團隊。都是純手工打造,細節之處仿制得極其精巧,斗拱、屋檐及梁臂花紋精細,保留了古代建筑獨特、嚴謹的布局結構和優雅、和諧的文化內涵。
擺放在展館正廳的“西漢未央宮大殿模型”,按照1:40比例,采用紅木微雕而成,其規格為205×144×77厘米。作者不僅參考了史料,還對未央宮前殿遺址進行實地勘測,嚴格按照古建筑卯榫結構形制和漢建筑風格,再現了漢長安城未央宮大殿的巍峨雄偉之勢。
據了解,丁武明先生的微縮作品多以古建為藍本,珍稀木材為原料,飛檐斗拱結構嚴謹,外觀造型氣勢恢宏,做工精細。其代表作“北京天安門城樓”、“滕王閣”、“黃鶴樓”、“岳陽樓”等,近年來連獲國家級工藝美術大獎,多個作品被博物館及文化機構收藏。此次丁武明先生的代表作滕王閣、黃鶴樓、岳陽樓、鐘樓,也作為臨展在木作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