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媒體報道,3月16日,韓國國土海洋部表示,在聽取專家和相關協會的意見后,擬將暖炕技術申請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各界關注。什么樣的項目才有資格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什么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才有資格申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韓國暖炕技術申報世界級非遺存在什么問題和障礙?韓國暖炕技術申報世界級非遺的成功幾率幾何?此次暖炕申遺為何由韓國國土海洋部提請申報世界級非遺?帶著這些問題,中國文物網采訪了文化遺產學和中日韓文化源流研究專家、中國藝術研究院苑利研究員。
中國國內專家對此次暖炕技術由韓國國土海洋部提請申報世界級非遺表示疑惑,因為在韓國負責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的部門是文化財廳,而此次暖炕技術申遺卻由韓國國土海洋部提請申遺,對此問題,中日韓文化源流研究專家苑利研究員致電韓國國土海洋部了解相關情況,據他了解,韓國國土海洋部相關人員表示,此次提出為暖炕技術申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只是投石問路而已,先了解各界反應,如果效果好可行性強的話,韓國就先為暖炕技術申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然后再申報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苑利稱,從這個角度來說,韓國暖炕技術至少今年不會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談到申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首先要了解需具備什么樣的條件和資格才能被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什么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才有資格申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苑利表示,韓國稱其暖炕技術大概有三千年的歷史,從時間上看,暖炕技術的歷史夠悠久,符合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傳承時限上的要求(百年以上的歷史)。此外,從科技的角度看,暖炕也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從這兩個角度來看,暖炕好像符合非遺的要求。但同時苑利也強調作為非遺項目,不僅要符合上述的要求,此外,從傳承主體看,非物質文化遺產還必須以杰出傳承人為依托,沒有杰出傳承人者不能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從傳承形態看,非物質文化遺產必須以活態傳承為特征,非活態傳承者不能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從品質上看,非物質文化遺產必須是一種重要的民族文化財富,沒有重要價值者不能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苑利稱,非遺必須是以活態的形式原汁原味地傳遞至今的,而韓國現在的暖炕已經把原來燒木頭的火炕改成了用電阻絲、熱水管的形式,他表示,僅從這一點來看,韓國將這種暖炕技術作為非遺項目來申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是有問題的,勢必也會影響其申遺成功的幾率。
此外,苑利也表示韓國暖炕申請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還存在流程上的問題,他介紹道,若申請世界級非遺名錄,那么該非遺項目首先必須是國家級的非遺才有這樣的晉級資格,若連國家級非遺項目都不是的話,是無法申報世界級非遺名錄的,苑利稱,就目前情況來看,韓國暖炕申請世界級非遺的提案恐怕是不容易通過的。
專家介紹
苑利(1958~),男,山東省齊河縣人。民俗學博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主要從事民俗學、文化遺產學、中日韓文化源流等方面研究。1990~1992年受東京都立大學邀請,任日本東京都立大學客座研究員,從事中日韓遠古文化比較研究,兼東京都立大學人文學院非常勤講師;1994~1995年赴韓國精神文化研究院,從事韓民族文化來源研究;2003~2004年受韓國高等教育財團邀請再次赴韓,在韓國國立民俗博物館從事文化遺產學研究。主要代表作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學》、《韓民族文化源流》、《龍王信仰探秘》、《中國民俗學教程》和《從稻作文化看韓國文化的起源和發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