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亞:遷徙的鳥
非歐亞候鳥路徑沿線的遷徙停留點——肯尼亞東非大裂谷的湖泊系統——是一片無籠鳥場——這里棲息著13種本土瀕危的鳥類。這里聚集著多達四百萬只較小的火烈鳥,除此之外還有白鵜鶘和流動的琵鷺、篦鷺和鸛。從11月到來年3月,超過100種遷徙鳥類會選擇在此停留安家,當地的導游Preston Mutinda表示這段時節是最適當的觀鳥季節。從內羅畢向北行駛兩小時,這片較淺的堿性水域總面積覆蓋122平方英里,其中分布著埃爾門泰塔湖、博格利亞湖和納庫魯湖,就像Mutinda說的那樣,“這片湖泊仿若沿著東非大裂谷分布的一串珍珠。”峽谷的底部波紋漣漪,分布著溫泉,這里有豐富的藻類可供飼喂鳥類。斑馬、黑色犀牛、獵豹、獅子和長頸鹿也沿著水岸線逡巡——不過即使它們在這個景點扮演輔助性角色,它們起飛時的那一片粉紅景象也分外讓人驚艷。
意大利和瑞士:勇者征服之地
對于19世紀中期熱切的冒險家來說,瑞士的阿爾卑斯山似乎坐擁了一切景致——莊嚴的山峰、蜿蜒的峽谷、繁茂的美景。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缺少一條通向這里的有效道路。雷蒂亞鐵路的阿爾布拉(1904)線和貝爾尼納(1910)線的開通,可以抵達之前無法到達的遙遠地方,中間經過了196座高架橋和橋梁以及55座隧道。窄軌鐵路和其標志性的紅色列車可以快速抵達意大利的提拉諾等地。因此,這里成為了一個非常活躍的冬季運動場,最盛大的體育事件是1928年和1948年在瑞士的圣莫里茲舉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住在蘇黎世湖邊的杰克•赫爾芬斯坦建議貝爾尼納的騎行者踩踏著自行車上穿過托尼瑞士度假村。“下一站更為壯觀,因為沿途會經過冰川和白雪覆蓋的貝爾尼納斷層。”自開放以來,沿著這條道路所能觀賞到的美景早已彌補了乘坐噴氣式飛機無法清晰觀賞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