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工程造價 » 正文

      《中華大典·生物學典·植物分典》編纂基本完成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1-09  

        10月30日,《中華大典·生物學典·植物分典》最后一批文稿送交云南教育出版社,至此,從2007年6開始啟動的編纂工作,歷時八年終于完成。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科院院士吳征鎰生前任《中華大典·生物學典》主編,昆明植物所為主體承擔單位。《中華大典·生物學典》分《動物分典》和《植物分典》,分別由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和昆明植物所承擔。

        《植物分典》共收錄1911年前中華漢文古籍中記載植物1924種,分屬于285科,全書稿頁有43144碼,約800余萬字。《植物分典》從1911年前中華漢文古籍中輯錄所載植物五方面的信息:1、植物形態和生長特性信息;2、植物名稱和物種辨析資料;3、生態環境和地理分布信息;4、民俗、民間特殊用途;5、文人名家記述植物的相關詩詞歌賦。可為研究中國古代對植物的認識和利用、歷史植物及其歷史地理分布和古環境等提供較為詳盡的科學依據。

        《植物分典》的基本完成,是昆明植物所與江蘇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華南植物園、武漢植物園、植物所、云南大學等單位通力合作的成果。無論是年邁體弱的老先生,還是精力充肺的年輕人,都堅持學習、堅持編典,交流經驗,相互補益,最終完成了這一繁重而艱巨的編纂工作,達到了預期。

        《植物分典》的完成,基本回答了1911年前先輩們認識多少種植物的問題。《植物分典》考據了所載植物的植物學名,絕大部分考訂到種名。可為國內外同行提供認識和研究中國歷史植物的渠道,具有“連接古今,貫通中外”的重要作用。

        吳征鎰生前助手呂春朝說:“吳征鎰生前囑托的《植物分典》編纂任務基本完成。詩曰:‘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南宋·陸游),這一時刻,我們終于可告慰吳老了。”

        據悉,《中華大典》是中國繼唐代《藝文類聚》、宋代《太平御覽》、明代《永樂大典》和清代《古今圖書集成》之后,以國家的名義和力量,組織編寫的一部全面的中華古籍大型系列類書,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是一項偉大的文化工程。

       
       
      [ 工程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工程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