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工程造價 » 正文

      淺談成本經營過程中的風險安全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9-01-04  來源:土木在線  作者:王啟存  
            [案例]某項目部將不銹鋼欄桿分包給劉某,成本經營過程中通過法律法規了解的項目的風險安全。

            該項目部是掛靠借照的,實體承包是張某和李某合伙承包,張某負責對外業務及資金往來財務,李某負責施工管理。施工至工程裝修階段時需要招分包單位,不銹鋼欄桿進行分包給劉某,李某簽訂了不銹鋼欄桿合同,合同金額50萬元。

            由于經營過程中出現分歧,兩人合伙失敗,張某又重新與賈某合伙。不銹鋼欄桿施工期間支付工程款時賈某不認可合同金額和支付工程款的條件,拒絕支付工程款。分包單位不銹鋼欄桿施工停止,賈某重新選擇了第二分包單位進行施工。

            簽訂的合同是項目部李某手簽字,有法律效力嗎?施工至中途更改當事人有法律效力嗎?最終結果是如何?

            律師觀點:

            不銹鋼工程是分項工程,同李某簽字,張某是知情的并無反對施工,應共同承擔責任,并不銹鋼施工隊己實際施工一部分,質量合格,可就實際施工部分向實際承包人李某張某賈某主張給付工程款,公司、業主在未給付工程款范圍內承擔連帶責任。

            合同己訂好,并己施工,價格也定好了,應按合同給付。如張某,可有張某向李某追責,內部追償!

            如到法院,感覺不銹鋼價格高于市場價,可向法院提出調整價格,按市場信息價調整,體現公平誠信原則合伙人屬實際施人,應承擔責任,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經營分析:

            建筑企業內部管理應該透明化發展,分包合同應在財務部門、項目部門、經營部門和商務部門都清楚才能高效。分包施工應按照正規手續前提下施工,項目部項目經理和企業某人簽字是個人行為,不能代表企業認可。合同一般最后有一句話“簽字、蓋章生效”,有的注明“簽字蓋章生效”,區別就很大,是簽字+蓋章生效還是簽字或蓋章生效?話中加一頓號表示簽字+蓋章才會生效的。未辦理完流程就實施施工,風險會完全扔給分包商。

            首先分析當時人的關系變化因素,張某和李某是合伙關系,形成共同經營關系,李某和劉某簽訂了分包合同。在簽訂合同后張某是知情的或者不知情,未公蓋章或項目章這說明合同辦理流程還未完善,通過律師觀點上訴可追到工程款,但分包人時間和精力浪費很大,最終拿到工程款數額全打很大折扣。一般情況分包人為了節省成本偷工減料情況居多,施工質量無法保證對分包人更沒利。

            雖然上述分析合同未蓋章對分包人無利,但是作為施工總承包施工過程中途停止某項作業會影響到工期或下道工序,成本經營會增加成本。重新選擇了第二分包單位進行施工價格不會比劉某單價低,正施工中停頓的分包人會不信任項目部分包,只有提高價格有更大利潤空間才能誘惑到分包人去做。浪費上訴時間和人力,工期受到干擾,價格比正常施工成本高,分包關系受到影響,企業名聲和個人名聲受到影響,整體損失很大。

            成本經營降低風險的原則是管控能力提高,一味的壓低成本是不科學的,每個企業、個人承包工程都是賺錢才能見到效益的,合作共贏長遠發展才是企業生存之道。 
       
       
      [ 工程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工程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