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湖國家濕地公園
彩云湖國家濕地公園攝/鄭亮
五彩林澤與芒絮輝映的漢豐湖國家濕地公園
三峽庫區消落區濕地治理
濕地公園里棲息的夜鷺
重慶酉水河國家濕地公園攝/趙倫德
秀湖國家濕地公園
濕地是“地球之腎”,長江經濟帶的濕地,更是維系長江流域生態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基。
重慶現有濕地面積達20.72萬公頃(未含水稻田68.2萬公頃),其中都市功能核心區0.20萬公頃,都市功能拓展區1.84萬公頃,城市發展新區7.17萬公頃,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9.16萬公頃,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2.35萬公頃。全市4大類濕地中,自然濕地占42.30%,人工濕地占57.70%;人工濕地主要以庫塘為主,其中三峽水庫面積最大,占重慶市濕地總面積的37.53%。這使得地處三峽庫區腹心地帶的重慶,濕地保護工作更是責任重大。
“十二五”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按照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部署,重慶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推進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建設,加強三峽水庫消落帶濕地生態修復等。目前,全市相繼建成12個濕地自然保護區、23個市級以上濕地公園,全市濕地保護面積達7.35萬公頃,濕地保護率為3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