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工程造價 » 正文

      運用“互聯網+”思維推動花卉產業升級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1-16  

        10月22日,第十屆中國花卉產業論壇在江蘇常州舉行。中國花卉協會副會長王兆成在論壇上作了題為《運用“互聯網+”思維,推動花卉產業轉型升級》的主旨報告。在這個報告中,王兆成就“互聯網+中國花卉產業”問題進行了深度闡述。

        “互聯網+”在我國花卉產業轉型升級中具有哪些意義?王兆成認為有3點:

        首先,“互聯網+”是提高花卉產業鏈整體效率的重要途徑。“互聯網+”傳統產業,可以重構傳統產業的價值鏈。作為傳統行業的花卉業如能插上“互聯網+”的翅膀,打通線上線下,激發各種創新創意,就能從根本上重構花卉產業價值鏈,提高整體效率。

        其次,“互聯網+”是推動花卉產業現代化的重要舉措。只有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才能實現花卉通關申辦手續電子化和“一站式”服務,才能實現花卉運輸、冷鏈物流的全程監控及追溯,才能構建四通八達的市場網絡信息體系,才能減少花卉營銷成本更好地實現興花富民,才能及時掌握行業發展情況為政府提供決策支持。可以說,花卉產業現代化的各個方面都離不開“互聯網+”的參與。

        再次,“互聯網+”能夠更好地滿足大眾對花卉消費的個性化需求。與傳統生產方式不同,基于電子商務的生產方式是需求拉動生產,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將生產企業和消費者緊密聯系在一起,使消費需求數據、信息得以迅捷地傳達給生產者。過去標準化、規模化、剛性化、慢響應的生產模式,將逐步被個性化、多樣化及快速響應的生產模式所取代。這種個性化、多樣化需求,正在持續傳導給花卉生產企業,倒逼花卉生產企業改進生產、管理和流通方式,進而推動企業和產業轉型升級。

        “互聯網+”在花卉產業中有哪些實現方法與途徑?王兆成把它歸納為4個方面:

        第一,從業態看,“互聯網+”花卉產業,主要+的是花卉產業的九大業態。除鮮切花、盆栽植物、觀賞苗木等三大主流業態外,還有食用藥用花卉、草坪、種子(種苗、種球)、花卉加工、插花花藝和花卉旅游等六大業態。我們要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平臺的建設和應用,在花卉各領域基本實現“互聯網+”全覆蓋,促進花卉優勢產業盡快完成轉型升級。

        第二,從產業集群看,“互聯網+”花卉產業,主要+的是花卉產業集聚區、重點花卉產業園區和花卉企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形成一批花卉產業集聚區,如云南呈貢、浙江蕭山、浙江武進、山東青州、廣東順德、廣東芳村、河南鄢陵、四川溫江等。在聚集區的帶動下,一批重點花卉園區和花卉龍頭企業迅速崛起。我們要圍繞這些優勢花卉產業集聚區、重點花卉園區和花卉企業,利用“互聯網+”,加快花卉產業轉型升級。

        第三,從產業鏈條的節點來看,“互聯網+”花卉產業,主要+的是花卉產業的四大環節,即:精準生產、扁平流通、透明管理、個性服務。所謂精確生產,就是充分利用灌溉施肥、生產機械自動化和智能化等技術,做到精確作業、精確施肥和精確估產,減少污染,節約資源,提高效益。所謂扁平流通,就是通過推廣現代信息技術、建立花卉產品信息平臺、大力發展智能花卉業和花卉電商等,最大限度地使生產者直接把商品出售給終端消費者,減少銷售層級,增加流通效益,擴大產品受眾面。所謂透明管理,就是集成花卉生產、配送、質量監管的綜合信息管理平臺,實現企業管理公開化、透明化和高效化。所謂個性化服務,就是打破傳統的被動服務模式,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優勢,主動開展以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為目的的全方位服務。我們要通過推動上述四大節點的網絡化,最終實現花卉產業智能化、精準化。

        第四,從花卉產業資源要素看,“互聯網+”花卉產業,主要+的是花卉產業的資源要素。即花農與企業、土地與資源、資本與金融、市場與信息、技術與人才、體制與法律。如花農和企業通過自建網站,或者通過社會搭建的花卉產品、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發布花卉產品供求信息,實現花卉產品網上交易。又如,通過推動“互聯網+金融”進入花卉領域,讓全國性的個人對個人間的小額借貸(P2P)平臺進入花卉產區,為花卉行業提供低成本的金融服務,為花卉產業轉型升級提供資金支持等。

        至于“互聯網+”花卉產業戰略如何推進,王兆成認為,這需要政府、協會、企業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共同推進。

        對于政府來說,一是要加強組織領導。二是要做好規劃設計。三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四是要加大資金支持。五是要構建人才培養體系。

        對于行業協會來說,一是要加快“互聯網+”信息平臺建設。要在全國范圍內布局、建設好花卉信息平臺示范區(示范單位),并以此為抓手,逐步建立和完善由花卉協會、重點產區、重點市場、重點企業為骨干的全國花卉信息平臺和管理網絡。二是要加快“互聯網+”的重點應用系統建設。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是花卉信息化建設的關鍵。當前,重點要抓好花卉品種資源系統、技術系統、生產系統、銷售系統和行業綜合信息系統等五大應用系統建設。三是要加強大數據、云計算等“互聯網+”的基礎建設。探索建立全國花卉大數據和花卉云計算中心,并在重點花卉產區建立分中心和骨干節點,通過龐大客戶群產生的海量數據,形成大數據分析平臺,為企業和花農提供即時高效的互聯網服務。同時,利用好現有第三方云計算、大數據平臺,為花卉產業提供優質的基礎網絡服務。四是要充實機構隊伍。進一步充實完善各級花卉協會信息化專職機構隊伍,盡快實現全國省級花卉協會信息化隊伍全覆蓋。

        對于企業來說,要運用互聯網技術和思維,加快企業的轉型升級。一是要盡快實現生產環節互聯網化。利用互聯網,將市場供求變化和科學技術變化數據傳輸到生產基地,輔助企業進行生產決策,引導經營向專業化、特色化方向發展。二是要實現加工環節互聯網化。應用信息技術實現對原料采購、訂單處理、產品加工、倉儲運輸、質量管控的一體化管理,實現企業內部生產加工流通各環節上信息的順暢交流和資源的合理配置,促進企業管理科學化和高效化。三是要實現銷售環節互聯網化。利用射頻技術和傳感技術等,實現產品流通信息的快速傳遞,減少物流損耗,提高流通效率,構建高效低耗的流通產業鏈。四是要實現消費環節互聯網化。建立花卉產品安全追溯系統,通過產品標識或者信息編碼的方式將花卉產品的來源、經過的環節、增值的過程傳遞給消費者,讓原本游離于產業運行體系之外的消費者能夠了解到花卉產品的相關質量信息,促進放心消費。同時,要把融合、分享、創新等互聯網思維貫穿到企業經營的各階段、各環節,使“互聯網+”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新動力。

       
       
      [ 工程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工程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