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執業資格注冊中心在其最新一期《簡報》中刊特稿文章《適應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完善個人執業資格制度》,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探討個人執業資格制度有待完善的幾個方面。
主要要點:
1、企業資質管理是特定歷史產物,將逐漸淡出;
2、加強個人執業資格管理,建立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
1)執業資格注冊將統一管理,省級管理可能要退出;
2)執業資格相關法律陸續出臺,如《注冊建筑師條例》;
3)逐步建立以執業人員為主體的工程責任保險;
4)加快執業人員誠信庫建設;
5)加快建立注冊人員相關協會組織。
適應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完善個人執業資格制度
行政審批是現代國家管理社會各方面事務的一種重要的事前控制手段。由于計劃經濟體制的巨大影響,行政審批在中國被廣泛運用于許多行政管理領域,對于保障、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一種國家管理行政事務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制度。但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行政審批制度也不斷顯現出其體制性障礙的一面,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迫在眉睫。本世紀以來,我國政府積極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分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加強對行政審批權力運行的監控,推動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潔政府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關于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行政審批事項的調整一直備受社會關注,特別是針對企業資質和個人資格設置雙重審批,社會議論頗多。個人執業資格制度何去何從,引人深思。本文將對此簡要分析。
一、個人執業資格制度符合行政制度審批改革的初衷:
(一)企業資質制度與個人執業資格制度建立的時代背景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資質管理的弊端逐漸顯現,主要有:
一是資質的目的是保證工程質量,但企業資質是集體行為,工程質量發生問題時追責個人難,威懾力差,且問題企業可以改換牌子繼續經營,造成工程質量責任終身制得不到落實;
二是由于招投標條件門檻設置越來越高,一般二級(乙級)資質企業無法進入,造成市場上存在高資質企業出借資質(掛靠)的現象,干擾了市場秩序;
三是企業資質標準把執業人員數量作為企業資質升級的重要條件之一,導致執業人員出借、掛靠證書現象十分普遍,加上企業資質評審的人為因素比較多,影響了企業資質管理的公正性;
四是現行的資質管理標準帶有濃厚的部門管理色彩,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分為施工總承包、專業承包、勞務分包三大序列,每個序列又劃分為幾十個資質類別,過細的劃分,使得相近專業的企業能力得不到充分發揮,減少了競爭機會;
五是當企業施工業績、人員數量、自由資金、工程質量、經營管理水平發生明顯變化時,政府不能對企業資質進行有效的動態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