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醫院”、“魚醫生”,這些名詞市民恐怕都不會陌生,但要說起“植物醫院”,相信很多人還是頭一遭聽到。市植保站下屬的北京市植物總醫院昨天正式營業,可免費為市民家中的植物提供病蟲害診斷和防治咨詢。
日常生活中,很多市民喜歡在自家陽臺種植盆栽胡蘿卜、白菜、觀賞辣椒等農作物,既美觀還能食用。據相關調研數據顯示,蚜蟲、粉虱、葉螨、白粉病、灰霉病等病蟲害已成為影響城市陽臺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不少市民因對病蟲害不了解、不會防治而放棄種植盆栽植物。
家里種植的盆栽韭菜打蔫了怎么辦?紫背天葵上出現小膩蟲該如何處理?對于這些問題,市植保站科教科科長張濤介紹,給韭菜加上一層加濕網罩就能起到一個小溫室的效果,而用粘蟲板就可以給植物殺蟲。如果不方便帶著植物到北京植物總醫院問診,市民發微信給植物醫生也能在線給植物看病。昨天上午,位于北三環中路9號附近的植物總醫院開門營業僅2個小時,就接到市民的三四十件咨詢。
記者了解到,為不會說話、種類繁多的植物看病,可是一門不容易掌握的技術,這就要求植物醫生不但要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熟練掌握不同病蟲害在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典型和非典型特征,而且要具備一定的病蟲分類學、病害流行學、昆蟲生態學以及綠色防控知識基礎。為此,植物醫院里的醫生們由北京市植物保護站遴選并經過專門和系統的培訓,而且只有通過了全市植物醫生資質考核后,才可以發給證書“行醫”。
此外,植物總醫院還面向蓬勃發展起來的城市陽臺農業提供健康支撐,通過坐診、巡診、出診以及現代化遠程及時診斷等方式,為城市陽臺農業提供健康保護。
據市植保站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應對病蟲害給農業生產和陽臺農業發展帶來的嚴峻挑戰,以及由此產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生態環境污染等問題,本市市、區兩級植保系統積極探索新型服務體系,目前已初步建成三級植物健康體系,包括以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市級綠色防控示范基地、大型農資服務商、科技展示基地等為依托的基層植物診所,區植保站為區域性中心的二級植物醫院,以及由北京市植物保護站為依托的三級植物醫院(北京市植物總醫院)。
據了解,北京市植物診所自2012年試點,如今已在全市9個郊區縣建立固定診所31個、流動診所3個,4年來已累計為8000多個農戶開具診斷“處方”19600個,其中不僅包括農藥,還包含生態調控、理化誘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技術,覆蓋全市131個鄉鎮,其中僅2015年一年已逾萬份,有效地解決了農業主產區農民的病蟲害咨詢難題。